田孟崇兼任助理教授/逢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去年(2023)年底11月有一則易被人忽略的新聞:有四位排灣族人的遺骨,從英國愛丁堡大學返回台灣,他們是1874年的「牡丹社事件」禦敵戰死的排灣族人,由原委會協調送回。

牡丹社事件是一場改變中國和台灣的一場重要事件,期間雖只發生幾場小戰鬥,奮戰的排灣族勇士沒能抵禦已經現代化的日本軍隊,戰死20餘人,但是南台灣大地母親也讓日軍吃足了苦頭。參與這場出兵行動的軍人、軍屬加軍夫共5990人,在幾個月的恆春半島駐紮期間,戰事傷亡者33人,但感染疾病的約有2萬人次,平均每人生病二至三次,因病死亡則有393人,基本上日軍似乎是來與南台灣環境戰鬥的。

當時仍是「瘴癘理論」當道的年代,位處北方的日本,軍醫難以面對此病,把它稱為是「台灣熱」。在後續統治台灣過程中,隨著世界研究的進展,開始解開這些熱帶的疾病,逐漸了解”蚊子”才是這些熱病(如瘧疾)的傳染媒介。日治時代的台灣,更曾是瘧疾肆虐嚴重的地區,日本官方的統計數字中,於1906-1911年,當時300萬的台灣人口,每年約有1萬人會死於瘧疾。

如同上一篇文章的萬巴德醫師,在英國創立熱帶醫學研究所,日本人為更深入研究瘧疾,也曾在屏東潮州成立了瘧疾研究所(於今日潮州高中內),在這南方後起小鎮上,該所出現過許多名人軼事,像是蚊子博士連日清、及許多醫師與無名英雄,讓台灣終於於1965年由世界衛生組織宣告脫離瘧疾疫區。 今年(2024)已是距離牡丹社事件150年了,往事已矣,該記得什麼呢?我們除了抗蚊革命尚未成功,登革熱仍威脅著我們之外;或許可以走一趟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向這些保疆衛土的原住民戰士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