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秀樺老師 / 逢甲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

聯合國世界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與瑞典食品與生物技術研究所(The Swedish Institute for Food and Biotechnology)共同研究的《全球糧食耗損及糧食浪費報告》指出,目前全球所生產的食物量雖以足夠讓70億人填飽肚子,但其中每年有高達13億公噸的糧食是在整條食物供應鏈中被浪費或耗損掉。在台灣,天下雜誌曾針對國內人民食物浪費做調查,發現每人一年產生的廚餘量高達96公斤,若把這些廚餘堆積起來則可以堆出70棟台北101大樓;全台800萬家庭平均一年因食物浪費所帶來的經濟損耗達新台幣2,400億元,這個金額等於全台國小學生39年的營養午餐費用。然而,這個議題似乎一直被消費者漠視。

從食物最初的農業生產端延伸至最後階段的使用者消費階段,整條食物供應鏈的各階段過程,皆會導致食物損失與食物浪費的產生,其涵蓋了對環境、經濟與社會方面的重大影響。依據調查,平均每五個蔬果中,就有一個未上市就被丟棄。想一想,當人們去賣場購買時,總不經意地被蔬果的漂亮外觀與果實豐厚肥美所吸引,蘋果愈大顆、草莓紅又完整沒撞傷、青菜沒蟲蛀坑洞…等,都會成為消費者挑選時的首選,而那些賣相不佳、過大、過小、過熟、碰撞受傷、曬傷、蟲咬的蔬果相形下就只能被市場淘汰與丟棄。這些在農業生產與處理與製造過程之供應鏈前端階段,所導致供給人類食用的食物量的減少,為食物損失(food loss)範疇。再者,在供應鏈後端-配銷與批發/零售與消費階段,因人們消費或使用後全部或部分被丟棄或無消耗的食物,包括使用前已壞掉的食物或丟棄時仍然可以食用的部份,則為食物浪費(food waste)範疇。例如,人們往往受到許多個人特質、偏好、知識、家庭、社會文化與行銷情境因素等的影響,在購買前或購買中過量採買,導致吃不完丟棄;或在購買後,因缺乏儲存與準備食材知識與技能、日期標籤辨識、烹飪知識與技術、個人口味的偏好、剩食再處理技術、食物回收之能力等因素而產生食材浪費。

消費者向來在食物供應鏈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如何降低整理食物損失與浪費,除了企業機構端的努力之外,消費者對食物的態度、認知與行動最具影響力。食物浪費非但誠如上述帶來經濟上的損失外,更會提高對能源、食物、水、土地的使用,亦會提高溫室氣體的排放,對全球生態環境產生負面影響。因過度食物浪費與食物貧乏兩個不對等情況的同時發生,會破壞全球食物供給的平衡,而間接影響到社會制度的和諧與穩定。誠如永續消費之核心概念,強調在人們滿足需求的同時,更應採遠觀角度去看待未來潛在威脅,人們的消費模式不應該僅聚焦於個人眼前利益,消費者應持具體保護環境的明確態度及行為,並重視後代子孫與自然生態的永續共存。若我們願意了解永續消費的意義,似乎從生活中做起亦非難事,也就是說,若我們能多留意飲食狀態中,對於食物剩餘的態度與處理程序,多留意是否因此而產生非必要的浪費,或思考一下食物浪費後所影響的層面,應多有助於自身於食物供應鏈中所扮演角色的定位,無形中即可讓自己漸漸地往永續消費之路邁進。

館藏資源

※    浪費 : 全球糧食危機解密

※    剩食 : 香港人每天掉的超過三分一是食物

※    Taste the waste 你在浪費食物嗎? [DVD]

網路資源

※    失衡的人類世:13 億噸食物腐爛,10 億人營養不良

※    成為廚餘以前——從食物浪費到惜食的實踐

※    區塊鏈能減少食物浪費?IBM 揭五大改變世界的創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