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朝欽 老師 / 逢甲大學 財稅學系)
生命週期假說(Life-cycle hypothesis)是由198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Modigliani等人提出,將人的一生分為年輕時期、中年時期和老年時期。一般來說,在年輕階段,家庭所得低,但因為未來收入會增加,因此,在這一階段,往往會把家庭所得的絕大部分用於消費,有時甚至舉債消費,導致消費大於收入。進入中年階段後,家庭所得會增加,但消費在所得中所占的比例會降低,所得大於消費,因為一方面要償還青年階段的負債,另一方面還要把一部分所得儲蓄起來用於退休消費。退休以後,所得下降,消費又會超過收入。因此,在人的生命週期的不同階段,消費占收入的比例會隨著所得而改變。
有趣的是,在生命週期的不同階段,所得不均將會如何變化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議題。在文獻上,所得可以分為勞動所得與可支配所得,勞動所得指的是家庭的「受雇人員報酬」加上「產業主所得」,而可支配所得涵蓋所得的範圍比勞動所得廣,從臺灣和英美的家庭調查資料發現,不論所得或是消費,其不均度隨年齡增加而上升,就不均的變化程度而言,勞動所得不均度最大,可支配所得不均度次之,而消費不均度最小。
這當中的道理值得我們去發掘,影響所得最大的因素可說是人力資本的投資,這項投資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報酬率日漸增加,因此,當年齡越大時,沒有從事人力資本的人與專注人力資本的人之間的所得差距將會越大,所得不均也會越大。至於消費不均的程度為何會低於所得不均呢?可能的解釋為:經濟體中的個人,會根據長期的角度,來調整消費與儲蓄的行為,而且,他們會企圖將他們一生中的消費行為,盡可能的拉平至所得與消費平衡。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會想辦法讓消費在他的一生中保持穩定。這意味著,個人不會在某個時期中儲蓄的特別多,而在下一個時期拚命消費,而是會讓他們的消費水準在每個生命階段都盡量保持接近穩定的狀況。因此,人與人之間消費的差距會比所得的差距小,消費不均的程度就會低於所得不均。
看完以上的介紹,有些讀者或許會對於台灣與英美的消費與所得不均有興趣,就作者初步的認知,這方面的文獻相當多,有興趣的讀者也可找一些文獻來看,相信對於所得不均的問題會有進一步的認識與了解。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