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如娟 老師 / 逢甲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

04-1最近,在各類新聞平台或是社群媒體總能看到很多跟科技有關的報導與消息,從物聯網、機器人、人工智慧、大數據、雲端計算、深度學習等;而來自Google、Amazon、Facebook等相關科技策略的資訊最近大量且頻繁的出現,這些數位科技都跟人們的生活有關,有些已成過去,有些是正在進行中,但是關於未來生活,你準備好了嗎?

深夜伏案閱讀與備課,為未來一週的工作預備,手機響起提醒該準備上床睡覺的音樂,順手查看昨天的睡眠情況、今天的運動量、明天的氣溫與空氣品質、以及未來整週的行事曆等。手機在人們的生活裡,從接聽電話的功能開始,到2007年Apple推出第一支iPhone,再到幾天前(2017/10/27)台灣才開放預購的iPhone X,手機對於人們的生活已經不再是只有接電話功能,這學期開學又再次調查了一下學生使用手機的情況,每天使用手機上網的時間超過6小時已經遠遠超過八成以上,手機幫我們做的事情可多了,隨時隨地與家人朋友傳訊對話,還能拿來遊戲、購物、測量心跳、搭高鐵、查詢地圖指引方向、野外露營時當照明用的手電筒等,以及規劃旅行的航班行程、查看當地氣溫、推薦美食與必遊景點等,手機也悄悄取代錢包地位,出門可以不用帶錢包但是手機一定是必帶物品,這學期也再次調查學生,手機離開你多遠會失去安全感,哈~顯然已經進化到一隻手臂的距離了。這十年來,手機的app數量更是成長快速,這也可從最近一篇關於Apple Store報導驚人的營收變化窺見一斑,Apple Store從2008年800個成長到2017年2,200,000個,這十年來數位科技對人類生活已經產生各種不同面向的影響,而這樣的影響『必然』持續進行中。

凱文·凱利在《必然:掌握形塑未來30年的12科技大趨力》一書中,給我們未來30年的後天想像,因為後天無法預測,而是一種順著軌道發展的『必然』,面對這樣必然的發展,你準備好了嗎?這十二道力量包括:(1)形成(Becoming):去中心化與連結,這是一個無止境的前進過程;(2)認知(Cognifying):認知或人工智慧,將會是垂手可得的服務;(3)流動(Flowing):複製與免費,開放的數據與知識造就網路經濟;(4)屏讀(Screening):未來是一個充滿螢幕的世界,而且是一個超連結的世界;(5)使用(Assessing):使用權比擁有更重要;(6)共享(Sharing):互聯網上有種「利他」的分享力量;(7)過濾(Filtering):面對問題,必須具有過濾過多資訊的力量;(8)重新混合(Remixing):混搭式的創新;(9)互動(Interacting):人類的生活與商業形成一連串的互動,以及即時反饋的互動;(10)追蹤(Tracking):人們在網路上的行為都會被做成紀錄,以作為提供個人化服務的方式;(11)提問(Questioning):未來智能化提供大多數問題的解決方案,但是人們則必須開始學習如何發問;(12)開始(Beginning):未來將是一個永無止境的人、機器、自然三者的融合,並且將重複執行這十二種力量,週而復始。KK在書裡描繪出未來的科技成熟的發展,以及可能形塑出科技無所不在的生態體系中,面對未來的數位科技與生活,你準備好了嗎?

 

 相關報導與延伸閱讀:

  1. 數位科技在解決人類的未來問題,但你準備好面對未來了嗎?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72173
  2. 十年營收三級跳,App Store 2017年上半年收入突破49億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5137/apple-app-store-2017-revenue-4.9-billion-2007-sales-more-40-percent
  3. 凱文凱利著/嚴麗娟譯(2017),必然:掌握形塑未來30年的12科技大驅力(原文:The Inevitable: understanding the 12 technological forces that will shape our future),貓頭鷹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