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風 老師 / 逢甲大學 中國文學系)
炎炎夏日,蟬聲繚繞,放暑假的大學生們正為二個月的長假安排快樂的旅遊規劃,或上山,或下海,或出國,或環島,青春無敵。但是偏偏傳說中的鬼月,幾乎卡死了大半個暑假,信者恆信,有人堅持鬼月禁止出遊,乖乖在家最安全(?)。明明是歡樂的暑假,卻和鬼月撞期,難道鬼鬼們也要放暑假?
究竟什麼是鬼?從文字上來說,現代人看到單一個「鬼」字就會怕怕的,自然而然聯想到半夜飄來飄去的半透明物體,呃不是物質,呃不是能量,呃應該是異次元空間的暗黑反物質……,總之就是大家心中都明白的那玩意兒。但是若把「鬼」字組成詞彙,像是「鬼才」、「小器鬼」、「鬼靈精怪」、「神鬼傳奇」、「神出鬼沒」,詞裡有鬼有怪,卻一點都不可怕,有些還充滿了正面能量,例如擁有「魔鬼身材」的辣妹,臉書動不動就突破200萬個讚,比起沒有「鬼」的玩出趣而言,按讚數只是人家的零頭。所以,今天本文有請漢字第一把陰間交椅「鬼」字來到現場替咱的圖書館加持一下。
三千多年前,生活在殷商王朝的人類,已開始書寫「鬼」字。甲骨文可以看到許多的「」,下半身象側面站立的人;上半部的鬼頭象是一個田,但卻不是田字。鬼頭人身的家族,還有一個「」,就是「異」字,也寫作「」。《甲骨文詞譜》說明「」象是人頂載物於頭上,並舉起雙手小心護著頭頂所載的物品;此外還有「」,上面鬼頭,下面是正面站立的人形「大」。因此鬼字「」的鬼頭,勢必是個戴有令人不安的面具,或者是嚇人的形貌。
就字型結構而言,除了站著的鬼,也有坐著的鬼,寫作「」,下半身為「卩」就是跪姿的人形(秦漢以前的「坐」就是跪姿)。如果坐(跪)時,雙手交叉置於膝上,寫作「」,就是「女」字。有男鬼的「」,當然也有女鬼的「」。有些鬼會伸出一隻手,例如「」,有些鬼拿著棒子,例如「」。也有一些可憐鬼被亂棒敲打,例如「」。還有不折不扣的酒鬼「」字,就是今天的「醜」。
回到甲骨文,對照上下文的文例來看,可以發現當時的人們對於「夢」有些惶恐的,更何況是「惡夢」。例如在小屯村花園莊東地出土的甲骨,記載著一件事:「丙申夕卜:子又鬼夢,福告于妣庚?」大意是說,在丙申日的傍晚來占卜,阿子又夢了鬼,因此以福祭的方式禱告於祖先妣庚。「子」是殷王朝的皇室貴族之一,「鬼夢」就是「夢鬼」,要是不小心「夢鬼」,任誰都會覺得不太對勁,用今日的語言,大概是做惡夢。所以殷商時期的王公貴族,遇到了「鬼夢」,通常會緊張得占卜問吉凶,並求祐於祖先。例如另一條卜辭中記載的「庚辰卜,貞:多鬼夢,不至禍?」意思是說,在庚辰日這天占卜,夢了多鬼,是否招來災禍呢?「夢鬼」已經很令人緊張了,偏偏又遇上Pro等級的「夢多鬼」,當時占卜的主人,恐是寢食難安。
「鬼」除了令人害怕的「鬼夢」,現實中的「鬼」,也令殷王朝非常頭痛。「鬼」是殷朝其中一個敵對的國家,稱之為「鬼方」,常與殷王朝發生武裝衝突。大概是站立的時候看起來比較威,所以鬼方這個國家把自己的國名定為「」字,而不是坐著的「」。但是方國名的「鬼」,已是假借的用法了。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