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風 老師 / 逢甲大學 中國文學系)

地名,牽動的人類生活的社會和形態,也記載了過去的歷史脈絡。大地名或許淵遠流長,歷久不衰,成為千百年以來的共同記憶;小地名卻常常隨著時代的變遷,消失在人類的記憶裡。

在鐵、公路不發達的農業時代,地名的範圍可以小至一個社區、一個僅有三、五戶人家的小聚落。日治時期,因為日本特有的「町」制戶政系統(町的轄區略小於里),找地址時必須依賴町名(日制戶政系統沒有道路名稱),直到今日,日本地址依然採「町-番-號」的制度,且絕大多數的道路沒有路名,讓外人看得霧煞煞。終戰之後直到今日,台灣導入道路編號制度,雖然大部份的町名過渡為「村名、里名」,但是「路名」的能見度更勝於里名;再隨著都市發展的需求,小聚落被棋盤道路取代,有些地名成為村里名,再不幸一點的變成道路名,更不幸的,直接在地圖上被擦掉。

雖然上面提到很多不幸,好在也殘留了一點「不幸中的大幸」,那就是「公車站牌」。公車沿線的站牌名稱,大多承襲至過去的地名,雖然道路名稱改了、社區名稱變了,可是公車站牌大多卻堅持著原始的名稱。換句話說,早年都市還沒有發達時,公車站名實用了當地地名,而後都市發展了,甚至地名改變或消失了,但是公車站名卻不太會更改。老地名除了文化價值外,也能為地方溯源。例如逢甲夜市附近的公車站牌「大漁池」,聽起來像是海鮮餐廳,很是美味可口的感覺。下車之後,周邊沒有大漁池,也沒有海鮮餐廳,只有熱鬧擁擠的西屯路以及逛夜市的人潮。事實上,逢甲夜市在發展之前,隸屬「西屯庄」,周邊盡是一片田地,最大的地主即為「張廖家族」,至今逢甲夜市旁還保有張廖家廟的古蹟。開墾的過程中,在烈美街一帶陸續闢建了七口大池塘,用以灌溉、保安及民生之用,至今許多保存良好的老聚落仍可見池塘。塘裡必有魚,因此又稱「漁池」,並不是釣漁場或養殖漁業的漁池。因此,當公車在附近設站時,大漁池成為顯著的地標,站名也喚之為「大漁池」。只是隨著發展,七口漁池一座座被填平,現在「大漁池」之名,只留存於公車站牌上,對比現在車水馬龍的光景,實在難以想像當年大漁池的風貌。

1

(圖說:西屯路上的「大漁池」,附近只剩夜市,沒有漁池了)

大漁池再往西走,位於西屯路三段上的「火房」站牌,站名聽起來很火爆,實乃與清代駐軍時所設置的兵庫房有關,因此當地便稱之為「火房」。今天的「火房」已經沒有兵庫,鄰近地標為西屯派出所裡面,倒是存有警方使用的槍械彈藥,也算是另類恢復了清朝地名「火房」之實。

2

(圖說:「火房」站附近的西屯派出所,成為「現代火房」的地名之實)

雖然公車站牌保存大量老地名,但是最近這幾年,台中市交通局為了強化站牌的識別,開始大規模更改站牌名,以「路名+路名」的形式取代傳統的站名,例如美村路上的「麻園頭」被改為「美村公益路口」,忠勇路上的「知高」被改為「忠勇寶山東二街口」,有些新設的路線,甚至出現「豐工中豐工南路口」這種令人不知從何念起、猶如繞口令的奇怪站名。筆者很擔心上述的「大漁池」會被改成「西屯逢甲路口」,「火房」被改成「西屯黎明路口」(千萬不要啊,拜託!)。如果古地名的最後一道防線「公車站牌」也淪陷的話,後代的子孫大概只能從路名的排列組合裡找尋棲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