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如娟 老師 / 逢甲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

記憶,是關於「回想的實踐過程」。幾年前整理鄉下老屋,整理出一張張老照片,其中有一張是家族親人結婚時的大合照,相片中人物現在個個都是爺級或是婆級以上,甚至是阿祖以上的人物。握在手裡泛黃的相片開啟了記憶,回想當下按下快門的那一刻,開始了回想的實踐,這是家族共同的記憶。再對照手機上前一刻才拍下的照片,老相片雖然泛黃斑駁卻真實的握在手裡,但哪個記憶長久且真實呢?

數位相機剛剛問世時,各方報導總是談論著相片數位化的種種好處,這當然也包括了數位保存時效性與優點。回想數位相機的歷史,從1975年柯達應用電子研究中心工程師史蒂芬沙森發明世界上第一台數位相機並以磁帶作為存儲介質後,數位生活也同時展開,人們從此不再是翻箱倒櫃找相簿,或是相簿裡翻找相片找記憶,而是在電腦裡、手機裡找相片找記憶。但是隨著科技進步與軟體的快速更新,這些儲存的影像在未來可能無法讀取,也未必能被長久保存或是將記憶提取或是回想實踐,所以又有各種數位相片的輸出與管理方式紛紛提出。而數位生活的演進,專家學者們說是一種革命與進步的過程,其實也是一種文化形塑的過程,而這種革命或是演進,是由多層次的「作業化(operationalization)」,逐步朝向把那些認為瑣碎或不重要的片段外部化的過程與演進,例如:外部化地圖(靠導航尋找方向),外部化時刻(查詢時刻或行事曆安排等),當然也同時也外部化知識(靠google搜尋知識等),這些透過各種外部裝置存取或提取的知識或記憶,讓人們的記憶與知識的分享也走入網路世界中,透過資訊網路的連結「外部化」了。而你的記憶呢?在腦海裡?或是網路世界裡?你的記憶也外部化了嗎?接下來的文章,想跟同學們談談資通訊科技對於生活、對於人文與文化所帶來的衝擊與改變,從記憶到故事,從生活到文化。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1. 李世傑(04.23),以技術組裝的回憶-數位化下的空間與時間,數位時代,275,p.16-17。
  2. Mayer-Schönberger, V. (2011), Delete: The virtue of forgetting in the digital ag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