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維勵 老師 / 逢甲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Lycurgus cup [註1]是公元4世紀時,羅馬帝國的特有的「籠包」藝術作品(caged artwork)[註2]。所謂籠包藝術品,指的是一種雙層結構的藝術品,內層為酒杯的本體,而外層為背後鏤空之浮雕(relief)。而Lycurgus cup即為一驚世之作,因為它能呈現兩種顏色(dichroic)。當光源由杯外照耀其上時,我們所看到的杯子呈現暗綠色(意即反射光,reflected light);當光源由杯內向外照耀時,我們會發現杯子透露出漂亮的寶石紅(ruby red)或藍紫色(purple blue)。畫面中的人物,是希臘神話、荷馬史詩的一部分,Lycurgus是一個惡王,被變成葡萄藤蔓的女人(Ambrosia)纏住,至終被杯上不同方位所雕刻的其他人物(Dionysus, Pan, and a satyr)所制伏。杯子高16.5 cm、直徑為13.2 cm。

10511-1_photo1a

 ( Lycurgus杯)

當杯子呈現綠色時,我們會以為杯子是以玉(jade)做成的,因為看起來很類似我們常見的玉石或翡翠,內含鉻離子(chromium ion, Crn+)。其實,經過科學儀器分析,Lycurgus cup最主要的成分為二氧化矽(silica, silicon dioxide, SiO2),亦即透明、非結晶(amorphous)的玻璃(glass)。它與玻璃窗或裝水用的玻璃瓶一樣,看上去應該是透明的,不過現在卻成了綠色。另一方面,當杯子呈現紅色時,我們會以為杯子是以紅玉(即紅寶石,ruby)做成的(也是內含鉻離子)[註3]。但是,結果卻非如此。

10511-1_photo2a

(翡翠,sapphire)

1011-1_photo3

(紅寶石)

正確答案是,Lycurgus cup的主體為氧化矽,但是含有微量的奈米金(nanogold)與奈米銀(nanosilver)。奈米金、銀或其合金(alloy)的直徑為50 – 100 nm(1 nm = 10-9 m),而金:銀的質量比約為3:7。當奈米金存在時,它主要的功用為“吸收”波長為520 nm 左右的綠色的光,而奈米銀的作用則為“散射”520 nm左右的綠光。一個吸收綠光,一個散射綠光,竟然造就了一件稀世奇珍,是不是很厲害啊?

我們可以從Nanocomposix的網站[註4]中,一個計算奈米粒子吸收(adsorption)與散射(scattering)光譜的軟體,來了解Lycurgus cup的顏色由來。當光線照射到微米/奈米粒子的表面時,會發穿透(transmission)與吸收(absorption)兩件事。而被吸收的光,也稱為消光(extinct light,extinction意即火把被熄滅或火被撲滅)。而消去的光,有一部分確實被奈米粒子「吃掉」或吸收了(absorbed light),但另一部分,卻被奈米粒子吞下去又「吐出」來,稱為散射光(scattered light)。因為散射光是朝向四面八方,所以每一顆奈米粒子就像是一個「小燈泡」或是「點光源」在照耀。走筆至此,想到有句話說:「你的一隅你當照亮。」,鼓勵大家勿以善小而不為,至少應該做到幫助我們的左右鄰舍。

根據「米氏」(Mie,音同me,意為男性的Mary)散射公式,nanoComposix公司,製作了一個軟體,幫我們計算不同金屬(例如銅)與金屬氧化物(例如二氧化鈦)之消光、吸收與散射光譜圖(extinction spectra)。別忘了,消光 = 吸收 + 散射。下圖為3 nm之奈米金的消光圖。波長範圍設定為由300 nm到800 nm,而可見光的範圍則是由380 nm變到780 nm。而medium RI指的是水(奈米粒子所處之分散相)的折射率(refractive index)。首先,我們看到奈米金在520 nm左右有一個吸收峰(見附圖中藍色曲線),此波長對應到綠光。也就是說,當一道白光(主要含紅、綠、藍三色光,red/green/blue,RGB)穿過盛有奈米金水溶液之燒杯時,100%的綠光(以吸收曲線的最大值作為100%)會被吸收掉而100%的紅光與50%的藍光則會穿透燒杯。所以這100%的紅光與50%的藍光混合在一起就是我們所看到寶石紅。因此,黃金不再金黃,卻變成紅色的了。其次,我們也可以發現,附圖中紅色曲線是一條大小為0的水平線,表示奈米金吸收綠光但是並未散射綠光或其他的光。

      10511-1_photo4a

(3 nm奈米金的之光圖)

現在我們明瞭了奈米金水溶液的顏色,是吸收與穿透的結果。我們將在下回貼文中進一步討論奈米銀水溶液的顏色。讀者可以先連結至nanoComposix的網頁,試著產生不同材料的消光曲線,並推測其顏色為何。

參考資料

  1. The Lycurgus Cup(http://britishmuseum.tumblr.com/post/120689869617/the-lycurgus-cup
  2. Freestone, I., Meeks, N., Sax, M. et al. Gold Bull (2007) 40:270, pp270-7. doi:10.1007/BF03215599
  3. 余樹楨,科學發展(2009)438:6,pp58-61. (http://203.145.193.110/NSC_INDEX/Journal/EJ0001/9806/9806-09.pdf
  4. nanoComposix(http://nanocomposix.com/pages/tools)(注意,此網頁要在IE與JAVA環境下執行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