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悅端助理教授/逢甲大學商學院

“遊戲始於快樂,終於智慧。”   ~Friedrich Froebel(2005)

The Action Mills募資版〈我的善意之禮〉包含問題卡、陳述卡與行動卡,在發行版〈哈囉〉則簡化為問句小冊子,有人說這是普及策略,我則認為這是一種終活筆記本的溫柔變身。

傳遞臨終意願之工具是有著長遠歷史且樣貌多變的,一封書信、錄音、終活記事本或平安紙,數位社群與特別網站平台,都是日常隨手可得的工具,相較於具法定效力的遺囑、醫護機構的生命手冊與醫囑決定,它們與書寫者的使用脈絡以及對內容的精確度要求就有所不同。這些工具其實都具備「思考、記錄與傳遞」用途,但常止於最困難任務—「溝通」。〈哈囉〉在遊戲過程讓參與者將想法寫下,念出來,傾聽與回饋,接著保存小冊子並隨時更新,宛如經過討論的終活筆記本。因為沒有任何一套傳遞工具可以窮盡人生終點的各種情境,這樣的桌遊設計嘗試融合聚集同伴、自我探索、啟動溝通以及書寫保存。設計團隊決定採取提問方式,保留更多空白思索空間,因為在問答過程中,參與者們所表露的閃躲迴避或鉅細靡遺都存在著隱含的故事與價值觀(Jehlen 2013)。

誰是遊戲的主要參與者呢?臨終規畫者的特徵圖像常被設定為年長銀髮族群,但研究指出,開始思考臨終問題的年齡群多數為40-60歲的「三明治」中年人。然而,年輕讀者們也別輕忽此「遙遠陌生」的議題,因為家庭成員是參與此對談遊戲之重要關係人。

死亡既是個人的,也是社會的。社會學家Norbert Elias(2008)在《臨終者的孤寂》中指出:「死亡是活人之事」,淺顯話語卻有其深邃意涵。首先,人一旦死亡,意識全然消逝,但留下活著的至親好友面臨情感衝擊與隨之而來的紛雜事務,同時也連動醫護與喪葬行政等生命治理網絡;另一層積極意義便是,死亡也是活著的自己必須面對的議題,面對自身與至親的消亡。死亡無法迴避,卻也無法預期,但未來理想善終情境可以被想像,而正視人生終點正是省視自己珍視事物的起點。 最後一小節,說再見。待續。

【延伸參考資料】

  1. Hello,Common Practice,US,https://commonpractice.com/
  2. 〈安心卡〉Heart to Heart® Cards,安心茶話屋,美華慈心關懷聯盟,美國。https://www.caccc-usa.org/ch/activities/heart2heart.html
  3. 臺灣生死關懷教育推廣協會,臺灣死亡咖啡屋,生命桌遊系列。https://www.facebook.com/funeralinformation.tw/
  4. 衛福部,預立醫療決定、安寧緩和醫療及器官捐贈意願資訊系統,https://hpcod.mohw.gov.tw/HospWeb/index.aspx
  5. Elias, Norbert。(2008)。《臨終者的孤寂》,鄭義愷譯,台北:群學出版社。
  6. Jehlen, Nick. (2013-14). ‘Nick Jehlen’s blog’, https://actionmill.com/blogs/nick-jehle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