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耀中助理教授/建築專業學院

張筱玲個人照(照片來源:張筱玲提供)

張筱羚,重擊坊的行政總監,也是團娘,青創資歷4+6年。提起青年在地方創生,她要給的金句,是用十年來的摸索、跌撞、抓著那段切不斷的初衷,所寫下的輕盈卻豐沛的一句話……

「認識自己、認識這片你所生長的土地,讓它給予養分,
然後堅持做下去!」—— 重擊坊 / 張筱羚

「我是學文化創意產業設計與營運學系的,所以一畢業就回到家鄉去,做了和地方相關的計畫,但始終一直和大學社團的『響鼓社』脫不了關係。」

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個「脱不了關係」,讓即便初出社會的筱玲,擁有了不錯的專案經理頭銜和拓展事業的工作,仍和「社團夥伴們」似離似合地半同行了前四年。直到馬來西亞籍團長陳玟天的簽證問題、團員們頓失頂樑柱,水里的「水/明潭、木/南投木、土/陶土、火/蛇窯」在招喚著「金/樂器」的加入。筱羚,便在危機中將自己全然投入,也將「众擊坊」帶進了另一個與地方更深根、永續經營的模式。他們從一開始的短期帶營隊方式,以藝術介入的公民參與開始,一路經驗自己,也一路驚艷他人。不僅獲得了「公共藝術民眾參與獎」,今年( 2024 年)更獲得美國MUSE Design Awards-金獎。單純的追本溯源,因為堅持「用鼓說故事」,要讓台下的閱聽者和「众擊」的「共鳴」有更多「共感」,甚至「共創」,筱羚更著眼在表演藝術轉化為地方創生的深耕動作上——田調與溝通。

「一剛開始,我們是表演,然後教學、轉換到藝術教育這塊。然後才從家長和學生的對話發現,原來有很多我們或他們在地人都不知道的故事。像是聽到林董(水里蛇窯林國隆董事長)分享了以前商人來水里挑缸、敲陶缸的陶音,整個城市都會呈現『叮叮叮叮』的聲音,就是這種很單純的地方聲景,我們想再現這個畫面,一個很簡單的夢想。」

众擊坊團體照(照片來源:張筱玲提供)

所以催生了陶琴、結合了表演藝術,用音樂+肢體+24節令萃取在地光陰故事,一種訴說在地故事的「慶典模式」就此打開。

「慶典化」對众擊坊的發展而言,是關鍵樞軸點,它反映了「價值」與「價格」的產生。而對當地居民來說,則是一種傳統的在地聚會模式,是凝聚眾人、共同歡慶方式。雙向文本,透過文化轉譯、培育、文創生產,結合為一。被譽為寄託希望的「窯神祭」,在大量田調與梳理下,從「迴磘」的崁頂社區開始,透過「迎窯神儀式」,具體落實成一個個風土體驗經濟。無論是結合儀式的走讀活動,或是與社區共創的陶琴販售、樂團表演、營隊培訓 …… 。近4年的秋風8月到初寒11月底,众擊坊的團員和在地居民,從筱羚口中的狼狽,到要求複習的自主性與期待,讓地方、創生、創業、地方工作,產生了鼓動人心的新曲目。

「前面大概三四年,其實都在去做這方面的故事蒐集,去思考、設計。然後現在慶典化成功,我們就接著在想十年計畫!」 不想讓演出因舞台架起而生、鼓聲落地而人散,也不願對支持地方工作性的補助計畫產生依賴,筱羚與其說是行政總監,不如譽為品牌經理。她打理樂團形象、爭取露出機會、勇獵獎項、努力延長「众擊坊」與「窯神祭」的產品成長期與成熟期。作為一個和地方相互支撐的共生系統,鏈結更多資源、培育在地生根化,才能更廣更深地去往遠處發展。無需去後設、織構、虛擬。就是單純地認識土地,用地方的土,滋養更多可能、更多幸福,更多鼓舞人心的後來十年。

【延伸閱讀】
※ 館藏資源:

從地方再生到地方創生之路:文創產業發展邏輯/許銘文著
地方創生理論概念與個案應用/廖洲棚等合著
地方創生xSDGs的實踐指南:孕育人與經濟的生態圈,創造永續經營的地方設計法/筧裕介作;陳令嫻譯
美伶姐的台灣地方創生故事/陳美伶著
地方創生來解答:11場讓日本社區變有趣的設計對談/太田浩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