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耀中助理教授/建築專業學院

謝宜瀓個人照(照片來源:謝宜瀓提供)

謝宜瀓,飛雀餐桌創辦人、主理者,同時也是御鼎興第三代的製醬人。他從2012年回到家鄉西螺投入地方創生,青創資歷12年。提起青年在地方創生,他想給大家的生命金句是:

「我們回到一個地方,有時候不是為了去解決地方的問題。
你要先把自己的問題解決好,不然你根本沒有能力去面對。
生存,是最實際,先不要想太過遙遠的夢想。」
—— 飛雀餐桌主理人/謝宜瀓

被歸類到「青年回鄉創業」第一批青創者的宜瀓,「回鄉」和「創業」的路,並非媒體標題上,頂著雲林之光「御鼎興」手工製醬人第三代的華麗抬頭。他自嘲,當初光是在台北與雲林、就業與創業,和自己與地方的作息不服、身份轉換的身心靈上各種過不去的坎,就躊躇痛苦地碰撞三回。

2012年,手工製醬產業曾一度從夕陽瀕臨消失。他說,回到家裡的第一件事,就是「致力把一罐醬油做好」。為什麼投入社區工作?原因很簡單,因為想把醬油賣出去。2017年,御鼎興碰上棘手的銷售問題,所以他投入在地生產自銷的行列,創辦了飛雀餐桌,為的只要讓人到醬油工廠來吃一口真正好醬油的滋味。然後再帶著自家生產的醬油,搭配在地食材與食農教育理念,用台北練就的絕佳廚藝,將自己、家族產業和地方,飛到更高更遠的地方。

「我覺得不管你今天是有產業,或者是隻身一個人回到鄉下,它都是不同的挑戰。那第一步先想好,你想要在地方過什麼樣的生活。可以好好生活之後,再來和地方,社區接觸。」

青年創業若是回到家鄉,那麼這個「蹲點」過生活,要面對的可能不只是蹲下去而已,各種「不友善」紛沓而至,尤其是成績越「亮眼」的人,越容易成為「標靶」。飛雀餐桌因為接觸了許多生產者和跨域工作者,經營在地的時間也相對較長,自然磁吸了想在地青創的夥伴。透過推廣自主文化與接連辦理活動,12年的時間,也成功推動了宜瀓的理想——「地域復興:讓地方的自信或地方魅力,重新被人家看到」。

謝宜瀓與飛雀餐桌夥伴(照片來源:謝宜瀓提供)

這個「被看見的」高曝光度,因「伏流祭」而席捲在地居民、地方觀光、台灣青創圈,也因此成為影響他最深刻的青創歷程。因為創業成功,接觸到的人與團隊更多元,開始有更多可以輔助、導入資源的計畫和機會。「雲林的一百種生活方式」和「伏流祭」,讓飛雀餐桌需要和更多人討論與產生共識。但青年創業、人與資源鏈結、辦理活動,甚至募資,這些種種過程與行為,都讓「共識」的產生變得不容易,也被說得很不單純。

「表面上總是看到美好的部分,做成功了很多人都會講話,我會換個角度想,被大家講代表你有做成功。但其實第一年就有人說,我們拿了七八百萬在辦這些活動。我心裡想,到底誰拿了七八百萬?我們每一筆錢都是紮紮實實的去募得。很多時候,你就是調整你的心態。然後Let it go。就是不要再糾結在這個區塊。」 宜瀓把青年創業的定點位置,從「社區」轉換到「社群」,再把「地方」轉化為一種「關係」。於是,從2022年開始,飛雀餐桌開始移動到其他場域,依舊帶著地方最美好的人物產,從免費到收費,從廣度多創到深度多元,一步步邁向更聚焦的遠方。

【延伸閱讀】
※ 館藏資源:

從地方再生到地方創生之路:文創產業發展邏輯/許銘文著
地方創生理論概念與個案應用/廖洲棚等合著
地方創生xSDGs的實踐指南:孕育人與經濟的生態圈,創造永續經營的地方設計法/筧裕介作;陳令嫻譯
美伶姐的台灣地方創生故事/陳美伶著
地方創生來解答:11場讓日本社區變有趣的設計對談/太田浩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