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耀中助理教授/建築專業學院
徐歷玄,FLAVOR HUALIEN 文化推廣工作室的創辦人、主理者,嘻哈文化結合地方創生的hip hoppers,青創資歷7年。提起青年在地方創生,他說要給出一句金句,是沒有答案的問題,因為……
「街舞、嘻哈就是我喜歡而且擅長的事,用這『媒介』來去掉角色、階級……參與地方工作、地方創生,就是嘻哈文化。就是我、做我喜歡而且擅長的事。」
—— FLAVOR HUALIEN / 徐歷玄
「Peace, Love, Unity and Having Fun」嘻哈文化的經典口號,落實在一個大學念電機,卻老是跑去參加街舞比賽拿獎盃的徐歷玄來說,這就是他和人、地方,認識、相處、生活的模式。地方創生是他的斜槓,本業是開咖啡店,他從沒想到每天營業結束後的充電時刻——街舞派對,會變成改變別人的力量。
「這幾年來我就是只顧好兩件事情—我喜歡的文化和要永續生活下去的地方。所以,用『嘻哈』來作為地方工作的媒介,並不是一種「獵奇」,玩搖滾、爵士也可以,只是嘻哈讓我的自我內在有自信感,我喜歡。也相信它可以帶給人很大的幫助,所以我們會使用這個文化去幫助不同的孩子和老人家。」
因為在花蓮人很少,覺得生活很無聊, 所以想要「把人凝聚」在一起,就用自己最擅長的街舞、嘻哈文化。又因為嘻哈本質是回歸自我和回應時事議題,所以在「陪伴」的過程中,他聽見了孩子的聲音、長輩身邊親友的回饋。於是從第一年的虧本至少十萬,到不管賠錢也要做的這趟心路歷程,不難看見一位青年創業者需要擔待的經濟和社會責任之有/無形成本。
「很多人會把這樣的事『課程化』,轉成『商業模式』,但我認為這是一個永續支持系統,所以一定要有商業模式嗎?還有,地方創生,一定要有地方界線?」
「商業模式」這四個字,似乎對青創者與地方工作者,具有某種指標或檢測性。發芽自嘻哈的歷玄,理所當然地提出議題,讓自己丟進這問號裡,以嘻哈尋找解方。他對於「地方復興/振興」和「文化表象的生產物」,視為一種認知上的微醺。「生活在地方上的人」的文化厚度,是給不了也帶不走的。所以嘻哈可以是一種媒介、方法論,但青年創業和地方工作,若硬是要靠生產「商業模式」才能生存,他表示……
「想要做的事,靠補助有時候會碰到單位會給你無形的『格檔』,支持系統也不是只有經濟面而已。我覺得要形成一種文化,變成有人,像年輕人去接手,甚至有不同的地方,發現到我們有共同理念的時候,它就會『長出新的我們』。這個種子其實並不是複製過去。在這個文化狀態之下,它的門檻是很低的,但它包容的東西是更多的。」
他像是嘻哈文化的傳教士,剛好做了創業和地方工作的事,而且做得很好。要這樣繼續嘻哈下去的方法很簡單,誠如歷玄不斷提到的「就是做自己喜歡、擅長的事」。不因創業、地方工作,去做跟你日常無關、刻意轉化的事。或許正因為如此,在FLAVOR HUALIEN裡,放手讓新一代的夥伴去嘗試新的東西,對歷玄而言是一件正在努力,並且能獲得多元視角及成長的方式(這也很嘻哈),而且還要顧及參與夥伴的身心靈。這種嘻哈創業、斜槓人生、地方工作的觀念/途徑,或許能給「複製貼上上、課程化」的地方創生中的青年,一個不獵奇但見獵心喜的可能。
【延伸閱讀】
※ 館藏資源:
從地方再生到地方創生之路:文創產業發展邏輯/許銘文著
地方創生理論概念與個案應用/廖洲棚等合著
地方創生xSDGs的實踐指南:孕育人與經濟的生態圈,創造永續經營的地方設計法/筧裕介作;陳令嫻譯
美伶姐的台灣地方創生故事/陳美伶著
地方創生來解答:11場讓日本社區變有趣的設計對談/太田浩史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