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安安副教授/逢甲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
2022年可以說是壽險業很不容易得一年,新冠肺炎的疫情急轉直下,讓販售防疫險保單壽險業,不只收取的保費甚至多年以來穩健的獲利都賠上了,甚至為支付應巨額的現金流,幾家壽險公司辦理現金增資。同年也因烏俄戰爭使原物料短缺,而美國為拯救疫情大量印鈔等加速了通貨膨脹飆升,使全球的央行採取升息方式,美國的聯準會更是積極升息,導致股票和債券市場都大幅下跌,台灣壽險業主要資產多為金融資產,好幾家人壽公司甚至持有高達7成以上的金融資產,金融市場的急速的波動,雖然這些企業並未拋售金融資產,但仍需在財務報表上認列未實現損失,使得好幾間壽險公司在2022年秋天都面臨了淨值保衛戰,甚至再更嚴重些會有下市的危機。
那到底為什麼沒有出售卻須在報表上認列損失呢? 主要就是金管會於2018年起正式適用國際會計準則第 39 號 (IAS 39)的相關規範,要求須依據企業預計持有金融資產時間,分為依公允市價(即需認列未實現損失或利益)及依當初購買成本,揭露金融資產價值於企業的年報。大部分壽險公司都是購買債券,歸類於會長期持有但會於到期前出售的金融資產,依照IAS 39就必須依公允市價評價,並認列未實現損失或利益,當債券價格大幅下跌,就使這些壽險公司財報上的金融資產價值大幅下跌,而有了淨值危機。
淨值危機最後因金管會考慮全球總體經濟的環境變化,而使利率於短期內急速升高,而使企業投資的金融資產價格下跌,所以允許壽險公司將其債券投資進行重分類,改為依當初購買成本來計價,解除危機。就短期而言,解決了淨值比的規定,以避免造成壽險業經營環境的惡化,但就長期而言,應該在投資決策和風險控管更加謹慎,來避免再發生危機,才是企業長久生存之道。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