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威延老師 / 逢甲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中央疾管局在2021年4月推出了「臺灣社交距離APP」,利用手機間藍芽訊號的強弱推估APP用戶彼此的距離,由於不需紀錄用戶的軌跡,因此用戶只會知道何時曾經近距離接觸已知確診者,但不會知道接觸了誰,也不會知道接觸的地點,成功地避開這兩項隱私資訊。

CIDT到此,落幕下台了。

台灣成功抵禦病毒一年多,仍在去年五月步入首次的「社區傳播」,代價是破萬的確診數以及數百條生命。當時面對連續單日本土案例破百的困境,果如政論節目那位醫生所言,各縣市無不加派疫調人力艱苦進行,雙北更直接放棄疫調。我相信在那波疫情爆發的前夕及時推出的「臺灣社交距離APP」,多少都能減輕疫調的壓力,進而幫助第一線醫護人員守住防線。

台灣的歲月靜好,我們除了感謝醫護人員、口罩國家隊之外,也要感謝位居幕後的那群疫調人員、醫檢師、防疫計程車司機、防疫旅館、物流人員、里長伯們,以及所有因疫情之故,犧牲睡眠、健康、影響生計,但仍堅守崗位、盡心盡力為大眾服務的每一個人,他們的付出與犧牲都值得全民打從心底尊敬。

時至今日,全球疫情仍持續延燒,全球的公衛專家尚無法預言疫情何時能真正結束,但或許我們可以提前反思這場全球的浩劫,究竟讓人類學到什麼樣的教訓(Lesson)?

[反思#1:從自身說起]

身為一個大學教授,我們高喊創新、研發的同時,是否應該「先求不傷身體,再講究效果」? 還有,什麼樣的研究才是人類社會「需要」的,而不是為了讓我們「著作等身」,為論文發表而發表論文?

1854年,John Snow的疫情追蹤地圖,成功地阻斷倫敦的霍亂,成為後人所津津樂道、地理資訊系統(GIS)的濫觴。170年後,也是來自英國牛津大學學者Sarah Gilbert團隊在十個月內成功研發出疫苗,願意以無償方式技術轉移給阿斯特捷利康藥廠(AstraZeneca),要求AZ承諾會以成本價供應疫苗給收入較低的國家,而AZ後來也真的說到做到。2021年溫布頓網球公開賽開幕賽時,中央球場播報員介紹也前往觀賽的Gilbert教授,現場7500名觀眾起立給予熱烈掌聲跟歡呼,長達數分鐘之久

這個產學合作的典範或許才是每個學術研究者應有的學術使命與社會責任,不是嗎?

[反思#2:從防疫角度思考]

個人自由與群眾利益,究竟孰輕孰重? 社會底層的人該當作防疫破口而嚴加看管,還是同島一命,同心共築防火牆? 人們在面對共同的生存威脅時,是該「日頭赤焱焱,隨人顧性命」,還是揚棄成見、團結合作? 這場疫情像是一盞探照燈,照出了人性的光輝,更照出人類的自私、貪婪與對他人的掠奪。

[反思#3:地球未來何去何從]

當各國政府還爭相討論疫苗覆蓋率,哪支疫苗的不良反應與猝死率比較低的同時,是否也該想想人類文明引發地球環境的「不良反應」是不是已經讓地球的生態環境到了猝死邊緣? 各國政府是否還要高舉經濟成長的大旗,選擇相信地球暖化只是個假議題? 政治與經濟是否仍要崇尚「競爭」? 人民是否仍然覺得「自利、浪費、掠奪」的生活方式沒有什麼問題? 疫情過後我們仍要重返這樣的「正常」生活?

我生性比較悲觀,我固然希望人類文明不會止於這場突如其來的世紀瘟疫,但更期待的是,疫情過後,人類不要繼續執迷不悟、冥頑不靈。

我已決定在我有生之年的課堂上,都對我的學生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