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由嘴巴吃進的東西,全是食物,必經咀嚼、消化、吸收、排泄。在上篇文中已簡述,完全與您想的吃酵素幫助消化是二回事。在消化道內助消化的各式各樣酵素,不可能來自購買的酵素補品,那又來自何方?

再次回到 you are what you eat 簡而言之,食物中提供了足夠材料:蛋白質、礦物質與維生素,身體會自行合成身體需要的數以萬計各種酵素,毋庸置疑。身體由數以十萬計的蛋白質組成,這數量龐大的各式蛋白質均由20種氨基酸組成。這20種氨基酸,分二類:(a)只需材料,身體可合成 (b)必要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s):身體無法合成,必須由食物(肉、魚、黃豆、蛋、奶製品)攝取。身體需要礦物質,這些礦物質在普通化學,稱之謂元素。

地球上,天然 + 人造元素已有超過115種。人體需要的僅其中約1/4,有的需求量大,如鈣。也有的僅需微量,如硒。請問元素如何產生? 1990年代後,科學家確信「超新星爆炸」是元素的製造場所。那就很清楚:1.37度C的體溫,無法製造礦物質。2.礦物質是essential營養素,必須由食物攝取。

為什麼英國海員曾有”lime eater” 的綽號?
數百年前,英國是日不落帝國,全球走透透的海員,出航的惡夢就是怕怪病惹上身。幸好帶些耐存放的檸檬,每天吃一片,遠離罹患嚴重可能致死的怪病。直到1920年代生化學家才弄懂,人體的生命需要一些營養素,稱維生素。可惜身體不能製造維生素,需由蔬果攝取。而長期在海上生活,雖然有新鮮魚可吃,蛋白質攝取沒問題。但因那年代沒有冷藏設備,長期未攝取蔬果,身體缺少維生素C,會得壞血病。而檸檬富含維生素C,每天吃一片,就能保平安,遠離怪病。地球上的生命皆可稱兄姊道弟妹,有些動物體內可自行合成維生素。可惜在演化的路上,遠祖的基因突變,以致於人類是無法自行合成維生素。

再次宣告:維生素是essential 營養素,必須由食物攝取。那些食物可供應礦物質和維生素?曰:蔬菜和水果蔬果的營養素,大同小異,不必背頌各種蔬果的營養成份,僅把握原則:不偏食、不挑食、天天變化、顏色像彩虹就會有均衡的所有營養。若偏食、挑食、選擇色彩的蔬果,在大同的營養素上不會缺少,但小異部分的營養素就嚴重失調。海產之動、植物富含碘,過去交通不便,內陸地區人民,因缺少攝取海產之動、植物而缺碘,易罹患大脖子。又因為政府在60年代推出加碘食用鹽,請注意看一眼食盬包裝容器上標示加碘酸鉀的量是ppm(百萬分之一)( 很微量),50歲以下的人,應沒見過大脖子。

蔬果是否可用健康食品,或蔬果汁替代? No,No!

我們的祖先曾是野生動物,出門去狩獵,常是空手而回,經常餓肚子,若旅遊非洲野生世界,看看野獸覓食的艱苦備嚐,當可想像我們遠祖那段飢腸轆轆的歲月,相信這種日子一定不好受,吃飽的感覺,與生俱來,一堆藥丸子,使消化系統的進料,變為小小一點。何苦捨傳統美食,吞一些藥丸子,天天處於吃不飽?為何會突變?無法自製essential 脂肪酸、essential 氨基酸、essential 維生素?我曾看一篇報導,言之有理,我是姑且信之。我們1000萬年的遠祖,因吃了這些富含ssential 的食物,省下大量能量,久而久之,身體自製的功能,因長期不用而退化。這篇文章還強調essential的有機合成,都是難度較高的。我也曾仔細將20個氨基酸的構造式看了又看,因為功力不足,當年唸雜環有機化學,所有理論早已還給老師。但仍對上述身體自製功能的退化一說,很認同。例如:維他命B12的構造式非常複雜,我們身體不能製造,要依賴食物供應。但能合成維他命B12之科學家一定是Nobel winner。

嬰兒的發育,由脖子、雙手、再雙腳,閣下不喜歡學祖先走路,只圖機車、汽車等近代產物的快速、便利,而少用雙腳。當年老時使用拐仗助行,意味著最先退化的器官是雙腳。多用雙腳,可延緩雙腳的老化。我們的消化器官亦如此。製造營養的功能久久不用,自然失去製造的能力,就要靠食物得到。You are what you eat!
牢記:Keep walking,活動,活動,要活就要動。自從人類的祖先,因狩獵而擴大地盤,最終使後代子孫散布全球,膚色隨地球緯度紫外線強弱也有演化。科學家了解(a)鈣要變成骨本,還須維生素C、維生素D(在皮膚,細胞利用陽光紫外光線製造) (b)身體也要製造葉酸(孕婦若缺少,嬰兒在母體神經系統不能正常發育) (綠色蔬菜富含) 而紫外線可影響到葉酸的合成。(a)與(b)二個在皮膚細胞內的合成,對紫外線的需求量是有最適化的考量,生命演化很奇妙已反映在膚色上了。紫外線強,膚色深;紫外線弱,膚色淺。可是,北極圈內的原住民伊努特人,為何與北歐人,膚色不同呢?前者膚色深,那是因為伊努特人吃大量脂肪很厚的寒帶魚類,而魚肝內富含維生素D,因而膚色較深,他們在北極圈生存數千年與北歐人膚色截然不同。在台灣,早晚溫和的陽光下,散散步,很健康!

自然就是美。
不要為美白而不晒太陽,也不可不在意而在艷陽下過度曝光,因而晒傷。

【圖片來源】

來自圖書封面:《維他命A to Z

【延伸閱讀】

中國烹飪協會美食營養專業委員會編著(2007)。維他命A to Z。香港:萬里。

謝惠敏編著(2001)。維生素與人體關係。台北縣新店市:協合。

張宏著(2005)。健康活力的黃金定律 : 210個讓你健康一輩子的維生素觀念。台北市:甜水。

胡建夫編著(2010)。維他命這樣吃才對。台北市:知青頻道。

瑞瑪. 愛波(Rima D. Apple)著(2010)。健康的騙局 : 一部以健康、財富、權力寫成的維他命史 (楊智明, 薛桂文譯)。台北市:時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