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科技之賜,在印度洋耶誕島上,被裝了衛星定位器的一隻野生軍艦鳥,寫下連飛26天,4000公里不停歇的記錄。再觀察野生動物為了覓食,長途跋涉,可以想像:我們的祖先,日子也好不到那裡,受天災、人禍的影響,一般人的勞動量大,應屬體重較輕,也就是瘦子多,胖子少,“發福” 在那年代,絕對是由衷讚美之詞!
猶記30年前,兒童節有健康寶寶的選拔會,白白胖胖的寶寶,就有勝選的機會。 我想這和1950年之前,沒有抗生素,稍胖的人,顯然抵抗力較強有關聯。
生活內涵因科技大躍進而徹底改變,“體外器官",如電鍋、洗衣機、汽車、冷氣…等等大量使用,人就養成好逸惡勞,好吃懶動了。運動量大幅減少,體型由典型的燕瘦,逐漸膨脹成環肥,肥胖遍佈各個階層,即使收入不豐,也有肥胖的困擾。可是肥胖之後,慢性文明病接踵而來,所以發福已不是好事,肥胖被視為疾病!
理想體重該如何計算?總該有個公式吧?
那當然,根據全國健康大調查,我國的專家提出男、女有別的計算公式,行之多年。令人驚嘆、簡單又全球化的換算公式,原出自使用英制的美國某保險公司,可想而知,這公式是精算師為是否接下投保單的天才佳作。1979年,美國某保險公司,對其投保人的身高、體重、病因及死因做分析,提出
BMI = 體重(kg) / 身高(m) * 身高(m)
BMI介於20-25間,致病率與死亡率最低
美國在20世紀的100年間,涉入的戰爭遍及全球,除了遙遠的珍珠港曾被日軍偷襲是戰場外,其餘全在別國領土上打仗,美國本土應是太平盛世,與唐朝盛世相仿,稱得上”國泰民安”。盛唐年代的審美觀:胖就是美!可惜,世界上平均最重最胖的美國人,在保險公司眼中不再視胖為美,因為保險公司手中活生生的資料顯示: BMI 愈大,致病率與死亡率也愈大。直到挪威、日本的健檢資料,套用BMI分析,確認BMI低於21的致病率與死亡率也高。換言之,BMI低於21或高於25的致病率與死亡率呈”U”字型相關性。
再用平均美國男性的身體組成資料如下:
68kg體重 水 ~60%
脂肪 15%
礦物質 6%
蛋白質 20%
碳水化合物 小於 1%
我是這麼解讀上述的小於 1%的碳水化合物:演化,真的大有學問!
1g的碳水化合物與氧燃燒(氧化) 反應,可產生4大卡熱量,而1g的脂肪需更多的氧才會完全的燃燒,並產生9大卡熱量。
地球上所有動、植物,都知生活艱苦,需備(儲存以體內)能量,以應付不時之需。
如何備糧?舉一反三,如果治安不好,隨身現金要少帶一點。現流行悠遊卡,不也是小額消費。大筆金錢則以「定期存款」存放。
碳水化合物在身體內,以肌醣(肌肉內)或肝醣(肝臟內)儲存,它是「現金」,量不多, 提供熱量有限,運動量夠,幾下子就燒光了。若仍在運動,就須動支「定期存款」的脂肪。用老本,我們的身體,會捨不得,身體的反應是挫敗、難受、不想運動,原文書稱此情此景為dead point 。若放慢腳步、咬牙堅持、不妥協。於是second wave產生了,開始啟動脂肪的燃燒。可是脂肪比醣類放出的熱量,多2.25倍!瞬間,2倍多的能量供應身體,頓時覺得精神抖擻,精力無窮。
我是先看書,後來才培養運動習慣,曾有dead point的現象,但幾天後就不再出現。唯運動過後,胃口大開,令我對運動卻步。經查資料,原來我這懶人,還需心理建設。運動消耗的熱量,其實並不多,不容易產生飢餓感,只需補充水分就好。
倘若用運動方式燃燒脂肪1公斤,也就是說足足瘦1公斤,必須經由運動消耗近8000大卡的熱量。反之,追求精緻美食,講求品味,吃進900g油(8000大卡),是很容易的事。但若沒把這8000大卡的熱量消耗殆盡,每累積8000大卡熱量,身體就長出1公斤肥肉。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每天一杯三合一咖啡70大卡的熱量,一年就會產生3公斤的肥肉。想減重,也不宜要求立竿見影。若深信減肥藥或抽脂…等等旁門左道的減重方式,必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減重的不二法門:少油、少甜食,蛋白質、蔬果等之營養絶不打折,再加上有恆的運動。終身都要做好能量管理,不讓有多餘的熱量儲存體內。
我的看法,運動和做家事都是消耗熱能。燃燒脂肪,需要呼吸大量的氧氣。記得打開門窗,讓空氣流通。捨電梯,改爬樓梯…想想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增加運動量,順便節約能源,將熱愛生命擴及關心地球和大自然才有身、心、靈三合一的健康。
【圖片來源】
來自圖書封面:《健康瘦身新起點》。
【延伸閱讀】
楊曉芳著(2003)。第一次體重管理就上手。台北市:易博士。
簡怡雯撰(2001)。飲食方法對體重控制成效之影響。台北市:國家衛生研究院。
臺安醫院體重控制班專業醫療群著(2004)。健康瘦身新起點。台北市:臺視。
理查.華生(Richard Watson)著(2000)。哲學家的食譜 : 如何減輕體重改變世界。台北市:究竟。
朴春善編著(2006)。怎樣吃, 瘦身又美麗 : 食物是最好的醫藥。台北縣中和市:菁品。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