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植物攝食,只有二個目的:營養與能量。植物的食物,被稱為肥料(人的偏見)。動物因攝食不同,可分三類:

  1. 食草動物 (herbivores),如牛、象、河馬…等
  2. 食肉動物 (carnivores),如獅子、蛇、鯊魚…等
  3. 雜食動物 (omnivores),如多數人類、蟑螂、烏鴉…等

 由人類盲腸上退化的闌尾判斷, 我們的老遠祖應是雜食動物。演化到一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又選擇定居,發展農業,馴化植物,圈養家畜,遠離狩獵。

食物在不同動物體內的旅程,形形色色,但均可分四個步驟:攝食(ingestion)、消化(digestion)、吸收(absorption)、排泄(elimination)。

 You are what you eat ,我認為這句話的意思之一,就是我們的身體,僅僅拜託我們提供材料(營養),其餘的就放心、放手讓我們健康的身體自己去處理。換言之: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簡言之: You aren’t what you eat!

 人體需要的材料:

1二種必要脂肪酸(omega-3,omega-6) 註:需要的量很少,請閱99年4月15日中國時報A22,勿淪為海豹殺手。2.八種必要氨基酸(嬰、幼童再另加二種)。3.維生素(水溶性與脂溶性二大類,記得每天晒太陽10-20分鐘,利體內製造Vit.D)。4.礦物質(記得我們身體不需要鉛、汞,勿吃、呼吸和接觸,以防污染)。5.水。 上述的材料,請再參閱you are what you eat 文中所提金字塔攝食的量, 98%的健康人都可獲得適量的材料。

 小叮嚀:食物 1.請細細嚼慢慢嚥,有飽足感,比較不會吃過量。2.經由口腔的食物,必須跑完一過程,在(一) you are what you eat 文中, 稱此過程為涉及4個步驟的消化系統。3.食物宜天然,勿過度加工為美食(多油的代名詞)。

消化的意義

天然食物都是大分子,如澱粉、蛋白質,…等。即便細嚼(單純物理過程)後,對身體的細胞而言,仍是澱粉、蛋白質,需進一步利用化學變化,分解、又分解、再分解,最終目標,接近奈米尺度的小分子,稱葡萄糖、胺基酸、…,把食物嚼細,再分解為小分子,俗稱消化。

人體體溫恒定37度C,這些消化反應在37度C。人體正常體溫下不會進行或進行的很慢。影響化學反應快慢的因素: (a) 性質 (b) 溫度 (c) 壓力 (d) 表面積 (e) 濃度 (f) 觸媒(與生化反應有關的觸媒,稱酵素),人是不能改變37度C的體溫,唯有細嚼慢嚥,增加表面積,再配合數以萬計的各式各樣的不同功能的酵素,食物方可消化。您相信嗎? 吃一頓飯,在37度C,若沒有各式各樣的酵素幫助,科學家說需50年才能把一頓飯的食物消化 ! 食物由口腔進入消化道,經食道、胃、小腸的消化,己分解為小分子,嚴格地說,仍在體外,需進一步透過小腸腸腔內膜上微絨毛的吸收,也唯有如此,小腸腸腔內膜上微絨毛才可吸收, 進入血液,最後進入體內運送全身細胞,營養素才可被身體吸收。食物中有不能被消化又不溶於水的纖維素,俗稱高纖。另有不能被消化又可溶於水的纖維素。這兩類材料統稱膳食纖維。沒被消化,鐵定不是身體組成所需的營養素,又鐵定不能被小腸內膜的微絨毛吸收,就順流而下,進入大腸。大腸沒消化功能,僅吸收水分後,形成排遺物,將它們排出體外。

別小看糞便,難以相信:天天上廁所,是健康指標之一。一個有名的研究,視糞如金:分析英國工業化精緻飲食的排遺物 100g/天,與非洲土著粗茶淡飯的排遺物450g/天,再比對疾病排行榜,便便留在S狀大腸中,樂歪了大腸內的惡細菌,它們大量繁殖是細胞癌化的溫床,易罹大腸癌。追求精緻美食,缺少便便的材料,無法產生便意,還要付出代價!吃精緻食物演化成健康選擇題,始料未及!對於此,日本也有類似的研究報告,移居Hawaii日裔,追蹤其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因生活西化而與日本本土疾病的關連性。高纖!高纖!真偉大!

近年,動物營養學家又從牛的飼料中了解水溶性膳食纖維,它在腸道中黏答答,並拉著膽鹽一路帶往終點(肛門)衝!膽鹽,原是消化脂肪酵素之一,在小腸可回收再利用,就因水溶性膳食纖維的介入,小腸來不及回收,所以身體須利用膽固醇重新製造新的膽鹽。

血液中膽固醇是健康指標之一,控制適量膽固醇攝取,若再不斷分一些製成膽鹽,總是好事。不是嗎?黏答答的食物,如絲瓜、秋癸、草莓、燕麥、木瓜、山藥,…

忍不住贊嘆 : You are what you eat!

再叮嚀:1.勿迷信健康食品;2.遵循祖先的飲食模式,融入現代均衡營養;3.均衡營養,一如大多數的化學變化,是脆弱的平衡,過與不及均危及健康。

【圖片來源】

李錦楓(2005)。你可以吃得更健康。台北:生智出版。

【延伸閱讀】
蘇兹. 葛蘭(Suzi Grant)著(2007)。吃出年輕の健康筆記(嚴洋洋譯)。台北:高談。

紀康寶編著(2006)。這樣吃才健康 : 健康飲食, 重在細節。臺北縣汐止市 : 倚天。 

朴春善編著(2006)。怎樣吃, 排毒又健康 : 食物是最好的醫藥(嚴洋洋譯)。台北縣中和市:菁品。

邱葳盈等文字編輯(2006)。吃對食物健康100分。臺北縣新店市:源樺。

出色人生小組編(2005)。吃出好健康(嚴洋洋譯)。台北縣中和市:出色。

張淑惠編著(2005)。吃出健康就是幸福。臺北縣中和市:多識界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