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留妘蓁老師/諮商輔導中心

前陣子火熱的Netflix影集《創造安娜》,在報章雜誌及網路媒體上引起許多討論,原來我們內心裡都有一種渴望安娜的生活,真沒想到所塑造出來的美好,一切都是詐騙。

Anna Delvey到底是何方人物,可以如此掌握身邊友人一切的思緒與決定?她是詐騙犯?還是創立基金會企業家呢?

劇中所謂的詐騙犯-安娜,總是用堅定的語氣說道「我沒有錯,我不是騙子,我是個企業家。」看著她堅定又不放棄的信念,以及高傲且別再誤會我的態度,似乎都讓螢幕前的大家開始困惑起來了…

可以發現Anna Delvey運用心理學第一印象概念,是指初次見面,一個人外貌、行為、臉部表情、態度、談話、聲調等語言或非語言訊息,所形成的印象,就是所謂的「第一印象」(first impressions)。劇中她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有野心、創意、有財富、雄厚的家世背景、生活品味、人脈….等,從外顯行為所觀察到的這號人物,更是生動刻畫表達大家「所以為」的富二代生活,透過Instagram時時刻刻上傳動態、地點打卡,其中包含知名人物合照、說走就走的渡假行、尋找高檔的餐廳、體驗富裕生活,每一刻看著自己所上傳的動態,立即攀升的追蹤數及按讚數,臉上則出現滿滿的優越感。此外,劇中的安娜曾說「紐約根本就泡在鈔票裡,但才華卻是千金難買。像我這樣的人可不是都有,天才是很稀有的。」可以看見安娜對於自己行為的肯定與驕傲,那氣勢根本是盛氣凌人。

其實,我們都有一個夢

除了前面所提到的第一印象,將自己塑造成擁有獨特的品味,廣闊的社交人脈,讓大家信以為真,她是一位出生於富裕家庭,擁有創業衝勁的年輕人,且充滿著豐富又精采的生活,不管是從服裝品牌、消費習慣,都在告訴你,這就是富二代-安娜。

安娜身邊友人從有點懷疑到願意相信,其實暗喻安娜的存在就是所有人心裡的一個童話故事,美好且不用為五斗米折腰的生活,似乎期待一蹴可及所擁有的美夢,不只安娜需要這個美夢,她身邊全部的人,也需要這個美夢,好讓這一切發生都可以從安娜身上獲得好處。

原來是內在自卑的作祟

安娜以為靠著刻意經營的富二代形象塑造,可讓知名人物對她的計畫深感興趣,劇中「安娜德維基金會計劃」一個結合美感、時尚的高級俱樂部,位於紐約一整棟具有藝術且公益意義的建築,進駐眾多藝術創作、高級餐廳,並且打造隱私且舒適的個人空間,主要客群是上流社會中的上流,目標處於金字塔上的人擁有奢華饗宴。她也極力說明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創世紀計畫,而且來自各界優秀團隊一起合作,似乎像是非常值得投資且富有前瞻的工程,只差最後一小步,各大銀行即將核發創業基金。殊不知,前面每一次所累積的謊言,逐漸一一被識破,而且毫無退路的繼續撒謊下去,最後一小步–就是最大也最真實的謊言,那就是安娜完全沒有真正的財富資金。只有強大的信念支撐著不怕被揭發真面目,如:「要成為擁有金錢的掌握者,不願意被命運打敗」、「如果是企業家,大家就會重視我、喜歡我」、「我是企業家,就是個優越的人,也不會被人看不起」、「我就是要成為矚目的焦點」

有時,太害怕被人看見自己的不足以及脆弱,以至於過度包裝於外在形象,尤其是投入社群媒體,將自己營造某種形象,或是間接展現生活品味,其實內在聲音是空虛且永遠不滿足現況,這就好像是一種生活價值觀的崩壞,如果安娜將這些騙局技巧及智慧能力,好好探索自己的生活腳本,而不再被「自我保護-自卑」所牽制住,也許可以活著更真實。

影集的結束,確實也帶來反思的空間,有沒有發現自己的生活信念被什麼卡住?有沒有發現過度追求外在形象而迷失自己?生活需要一種虛構目標的存在而前進,但不代表需要透過犯罪行為來彌補,眼前所面臨的決策,很有可能是真實與假象一瞬間,你得需要清楚的邏輯思維去評估,更重要的是「內在信念」的引導。

延伸閱讀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來自 逢甲大學圖書館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