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季芸助理教授 / 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院)

當前社會早已分工分業,建築物生產專業化與商品化,後者在都市化地區尤然,建築開發商委託建築師設計,大多數居民向建商買房,爾後進住後如何「二度形塑」現成建築物,所謂「二度形塑」包括:正向者如建築物陽台或周圍空地綠美化,負向者如裝置各種附加物、屋頂露台與空地違建等,居民對於環境觀念與行為通常深受教育的影響,包括環境教育、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三方面,以下分別敘述之:

(一)環境教育環境是非文字語言(non-verbal language),但傳播力卻很大。無數居民天天耳濡目染,藉由視覺傳播或者說環境觀察學習潛移默化,不需要訴諸文字法律規範,居民有樣就學樣;若是正向案例遠多負向,那麼大多數居民的環境行為會主動朝正向模式。2005-6年期間,筆者客居比利時魯汶(Leuven)城,這個建在山丘上的十五世紀大學城,中心區保留相當量的開放空間包括若干街道與廣場設為徒步休閒區(照片1,照片2),空間使用與形象井然有序,民眾在街上人行徒步區穿梭表情輕鬆自在,充分享受逛街的興味,無論先來後到的居民必然會因循既有的模式,因為他們共享這樣的環境價值,並沒有因為現代化風潮讓汽車大肆穿越各大街小巷,停車場則設置在距離中心區約300公尺的外圍邊緣。此外,無論新舊建築物,外觀總是保持原初設計的形貌,鮮少改變!這是很正向的環境教育案例。(一則插曲:當時一位比利時同學與筆者聊到違建,他很好奇「台灣怎麼會有違建?」因為在比利時沒有取得建築執造是不能隨意建房子,顯然國情大不同所致!)

照片1 比利時魯汶市區行人徒步區街道(來源:作者)
照片2 比利時魯汶市中心區廣場徒步區(來源:作者)

(二)學校教育教育被認為是國家機器,可見其力量之強大。當前國民義務教育早已由九年延長為12年,教育目標雖然強調「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但在實際上仍偏重智育或說以智育為主的教育,其他四育乃是次要但有高低之別,美育被列入其實只是形式象徵,仍位居末座,其意不難推知。以下針對當前國教美育訓練作一些簡要評述:

  1. 美育課程佔比少國教中,美育課程安排主要是美術與勞作,這些課程在非技職體系學校所佔時數每週兩小時,課程有時還會被重要學科挪用而憑空消失,多數學生也視為不重要科目甚至營養學科。此外,課程內容大都集中在畫作欣賞解析或繪畫習作等,可說是尺度小且層次較高的活動,相形之下,有關於生活中尺度較大且切身感受例如,住家建築物、街道空間…等實質環境審美資訊或知識幾乎很少,所以,學生們因為缺乏環境審美知識教育待長大成人當家作主,其環境行為必然只有復刻長輩的既有模式的狀況也就不足為奇!
  2. 缺乏全方位美育課程當前國教中美育課程似乎只侷限於美術與勞作,應該擴及到學生學習各個部分,例如,學生撰寫各科目課程作業或報告,其中編輯或設計頁面秩序就是很鮮活的美學訓練;校園環境-從班級教室整理到公共空間參與維護,培養環境秩序觀念等,這些活動都是美育的一部分!
  3. 教育與生活實踐無關眾所周知,筆者們的學校教育目標是為了考試考上理想學府,與考試無關的課程鮮少受到重視,因此即使學校教導學生要整理環境,使之整齊有序也只是碎片,與學生的全部生活面相可說是斷鏈或無關。

(三)家庭教育可以這麼說,在台灣有相當多數的父母認為美育不重要,或者由學校負責教育就行,家教美育對大多數孩子幾乎是從缺的,其一,很少父母親會認真教導孩子整理居家空間使之整齊有序;其二,相當多數的孩子們從小就居處在有違建與各種附加物的住宅建築中,這些醜化環境的模式無形中成為孩子學習的對象,對孩子的美育訓練也是非常負面教材!

由以上美育在價值觀、法令規範、與教育方面的初步分析,似乎得以理解台灣城鎮空間形象混亂或環境形塑秩序差的重要原因。誠然,期待未來能夠出現「見樹又見林」,亦即不只見到優美建築物也能夠有城鎮空間形象,試著提出以下建議:

  1. 強化學校與家庭教育在美育的質量目前學校與家庭教育在美育訓練所投入的質量偏低,學校與家庭教育應該並肩而行,不應只依賴學校教育,才能讓美育成效更顯著;藉由有質量的美育訓練可以改變孩子們的環境價值觀與行為,這可說是未來環境美的關鍵所在!
  2. 多管齊下策略減少違建台灣城鎮空間形象混亂重要原因首推無數基地建築物充斥違建,除了危及居住安全外,它醜化建築物、周圍環境、與城鎮空間形象,僅賴地方政府取締拆除只是杯水車薪!當局應採多管齊下策略例如:房地產增減稅作為策略,例如,無違建且空地綠美化可適當減稅,反之,有違建與各種附加物則加稅處理!再如,積極加強環境美教育…等都是策略。
  3. 全方位美的教育當前筆者們美育侷限於某些時間或某些場所,前者如學校美術課堂上,後者例如博物館、美術館、藝廊、或博覽會等,這樣的美育在生活中彷彿蜻蜓點水一般,起不了作用!美育必須是全方位,將美的理念與行動融入生活包括衣食住行育樂等或在生活中積極實踐,美國教育家杜威名言「教育即生活」,美育的終極目的其實是實踐,遍及各個時間與空間的每個生活事件。
  4. 促進跨文化交流與學習近幾十年來,有不少優美的建築物(照片3,4,5)陸續出現在台灣各個城鎮地景中,為混亂的城鎮空間形象平添些許美意!除此之外,以分區管制為工具的重劃區街道空間秩序(照片8)優於早期使用分區規劃地區,這樣的新景象有相當程度來自民眾出國留學、觀光、建案委託外國建築師、或網路等等跨文化交流,跨文化交流與學習已成為提升環境美的價值動力!
  5. 訂定積極有效的空間管制機制,提升環境美的重要途徑當前分區管制雖較以往使用分區邁進一大步,但對於都市空間秩序仍然無法全然制約,藉由歐美地區城市空間管制機制[1],「他山之石,可以借鏡」,使城鎮空間形象「見樹又見林」,以在地化理念修訂現行土地使用管制法令規範,這可說是城市空間管制積   極有效的尙方寶劍[2]
照片3 日月潭向山遊客中心_以地景建築理念設計(來源:作者)
照片4 泰安觀止溫泉旅館_苗栗泰安(來源:作者)
照片5 公共資訊圖書館¬反機械美學建築台中(來源:作者)


[1] 亦即建築類型管制,也必須將最小地塊尺度管制一起納入,這在美國城鎮住宅區分區管制已行之有年。

[2] 林季芸(2016),空間的價值向度-實質環境形塑,《第四部分 結論:文化是環境形是塑造的主要因子》,華裔數位

【延伸閱讀】

※館藏資源

環境教育 : 理論.實務與案例

建築美學的春天 : 一個城市設計家50年的實踐與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