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智彥 老師/逢甲大學 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研究所)

「我懂,我來說!」

「我會,我來做!」

智慧城市真實的內涵究竟是甚麼呢?大家都做一樣的事嗎?

由洛桑管理學院和新加坡大學共同花費兩年時間完成,每年10月公布的「IMD全球智慧城市指數」(IMD Smart City Index),主要是觀察全球城市規劃設計者與城管部門在「以市民為中心」的思維與落實,並能兼重經濟與科技發展的同時也能顧及人文需要;強調政策與民眾生活需求須保持一致,是世界上至今獨一無二的排名。「2019全球智慧城市指數」排名前十的城市,依序為:新加坡,蘇黎世,奧斯陸,日內瓦,哥本哈根,奧克蘭(美國),台北市,赫爾辛基,畢爾包(西班牙)和杜塞道夫(德國)。調查單位對全球102座城市評比最優到最差,評值為AAA到D;台灣唯一入選的台北市,總體評比為A,其中現代科技服務為A;都市結構硬體設備為BBB。整體環境條件中,最令市民滿意的是醫療健保,交通和空氣污染仍是民眾心中的痛。

國內也自行開發了一套衡量標準,「天下雜誌」,為了解各縣市推動智慧城市之現況,也將環境、移動、政府、人民、生活及經濟等六大面向,共34項細項指標,擬定智慧城市指數,針對國內城市進行評比。其中台北市、新北市、高雄市、和桃園市獨領風騷。國內各大城市陸續都已跟上台北市的腳步,陸陸續續加強智慧健康醫療、智慧建築、智慧教育、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社區、智慧安全與防災,透過智慧科技達到城市的永續發展目標。

當聯合國(UN)將全球人口2050年預估值從70億上修至100億人時,運作是否有效率便成為全球城市競爭下能否存活的殘酷指標之一。當科技和創新隨同效率已經成為生活新常態,城鄉環境的各項元素也將「自然而然」地納入科技與創新。不單僅是成本節省與環境減廢,舉凡市民參與、官民溝通、建設美學、學習移動、安全健康、與生活品質,無一不智慧。然而資本的限制往往使得城市或企業必須早於市民投資在智慧城市上,這樣推展進程才會加快,市民與城市運作也才有規格與情境可以遵循。

2020年初,日本汽車業龍頭豐田汽車(Toyota)連結日本電信龍頭NTT,將搶進「智慧城市」的研發,計畫在日本靜岡縣裾野市興建連結所有物品、服務的實驗城市。該座智慧城市命名為「Woven City」,豐田將利用預計 2020 年底關閉的東富士工廠用地、在約 70.8 萬平方公尺的範圍內興建城市,並計劃於 2021 年初期動工興建。美國IBM企業已經為全世界超過100座城市設計了智慧城市的藍圖。未來將有更多的政府與企業投入智慧城市的建設與推展。

未來為了避免一座智慧城市僅剩下智能技術,也不受大型出資企業的主導,應在各城市的獨立發展上成立一個智慧城市運作平台,鏈結共同可能的資源,並且充分納入市民互動與參與,將城市打造成一座具有「人味」的智慧城市!

館藏資源-多媒體資料

  1. 智慧城市2.0. 1. , 南韓松島國際商務. 日本東松島市智慧防災生態城 [錄影資料]
  2. 智慧城市2.0. 2. , 印尼萬隆創意城市. 新加坡智慧之國城 [錄影資料]

本文章封面圖授權:Technology vector created by upklyak – www.freep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