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馨予 老師 / 逢甲大學 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

近年來台灣的上市櫃企業紛紛開始出版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為何呢? 原因是因為政府在「上市公司編製與申報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作業辦法」中明訂企業需出版「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CSR Report)等字樣。

臺灣近幾年食安、工安等事件頻傳,顯示了企業提升其社會責任的必要性,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先自2015 年開始,要求上市(櫃)食品業、金融業、化學工業及實收資本額為新臺幣(下同)100億元以上之公司[1],應編製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下稱CSR報告書)。2017年金管會又下修資本額門檻,50億元以上的企業也都納入編寫規範。因此,台灣企業在面對政府法規與國際趨勢利害關係溝通重要性,許多企業已積極以CSR為出發點, 揭露其對環境、社會、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ESG)領域的重視和作為等非財務績效資訊,希望獲得各方利害關係人的認同與信任,企業的價值也重新被定義,除了年報外,企業的非財務資訊揭露也逐漸受到機構投資人的重視。

Rao and Tilt (2016)[2]指出企業社會責任資訊揭露,以往是企業在年報中簡單描述,但現今越來越多企業獨立發行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獨立發行報告書在傳遞與揭露企業社會責任資訊上是優於年報的,因年報有制式化格式,讓利害相關人較無法辨別企業落實企業社會責任的程度,也就較無法提供非財務性指標的功效。近年的學術研究,更指出董事會結構會直接影響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發行與品質,因為所有重大經營決策,如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發行,都需經過董事會討論決議(Velte, 2017)[3]

台灣目前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之發行產業主要還是分布在金融、化學工業、食品與電子產業這幾大特定產業。電子產業也獲得道瓊永續新興國家指數親睞,台灣企業在道瓊永續指數入選名單中,電腦及週邊設備產業與半導體占比為三分之一。

[1] “強制上市(櫃)特定公司編製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相關內容節錄如下:

”…..經營民生相關業務、直接面對消費者、或具一定規模以上之企業,其營運活動對環境及社會大眾影響層面較大,應善盡其企業社會責任,又近期食品安全問題影響國人健康,並嚴重衝擊社會大眾信心及國際觀感,是以金管會除強化上市(櫃)公司之內部控制責任外,並將要求上市(櫃)食品業、金融業、化學工業及實收資本額為新臺幣(下同)100億元以上之公司,應編製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下稱CSR報告書),以提升直接面對民眾(B to C)公司之社會責任及重振消費者與供應鏈廠商對此類上市(櫃)公司之信心。…” (節錄自”強制上市(櫃)特定公司編製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

[2] Rao, K. and Tilt, C. (2016). Board diversity and CSR reporting: An Australian study. Meditari Accountancy Research, 24(2),182-210.

[3] Velte, P. (2017). Does board composition have an impact on CSR reporting?. Problems and Perspectives in Management,15(2),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