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文燦 老師/ 建設學院土地管理學系)

生態系裡物種之間及物種與環境之間的能量轉換,就是以食物鏈或食物網來呈現;所謂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水藻等,互相鏈結在一起的道理。因為能源轉換涉及到效率的問題,高效率者表示轉換之間所產生的廢物少,反之則產生廢物多。越是低等的生物,從環境中吸取的養分,轉換成自己的成長與繁殖是高效率的,不會產生很多廢物,越是高等生物,消耗掉環境中的資源就越多,但只有低比例的資源轉換成自己的成長與繁殖。
舉例而言,土壤中的微生物吸收100個單位的養分,可能達九成以上的養分轉換成微生物的成長與繁殖;隨著物種的組織結構越複雜,其轉換效率就依層次遞減。人類位處生態系的頂端,屬能源轉換率最低的物種,因為人類在成長與繁殖過程中,為了舒適、安全、方便與多樣性選擇等目的,可說用掉最多的資源,也產生最多的垃圾。
以人類之食物而言,在已開發的國家,人民的食物飽足與營養已不是問題,問題是在追求吃得健康又環保。因此,人們開始反省並推動素食、粗食與當地當季食材為主要健康訴求。從生態與環保的角度觀之,素食是蔬果、穀類與瓜豆類,是植物直接從土地長出來,過程中不但光合作用產生氧氣,還充分循環環境中的有機、無機養分與水分,幾乎沒產生甚麼危害環境的廢物。即便為了大量生產農作物而使用農藥或是將林地開闢成農地,在農業科技進步的現代,在生產過程中仍比畜牧之肉類產品更環保;簡言之,就是提高能源轉換率。
提倡素食,不是完全拒絕肉類食物,而是少吃肉類,因為畜牧的大量生產過程中,以穀物餵養牲畜所產生的糞便與排氣,加上抗生素與生長賀爾蒙等藥物之使用、畜牧場土壤硬化寸草不生、屠宰場之污水處理等等,都會對環境生態產生不良影響。素食與葷食之比例多寡的考量,基於健康與環保的飲食訴求,我們是否可以做些口腹之慾上的取捨呢?
過去一個月來的生態保育觀念與啟發專題,所談的議題希望能引發一些思考與共鳴,建議善用網路之查詢工具,對您有興趣或好奇的議題,只要打幾個關鍵字,就可以搜尋到很多資料,增廣見聞並支持生態保育與環境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