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建緯老師 / 逢甲大學 歷史與文物研究所)

漢代以後,金銀開始被製成官印(圖1-圖3),使得金銀材質的意義逐漸向政治靠攏;三國六朝以後,中原人口銳減、禮制遭到破壞;同時,北方匈奴、鮮卑等族群南下,中原地區大量吸收域外文化,因此,原本作為北方遊牧民族身份與族徽象徵的金銀飾品,於是在中原與南方地區備受青睞,特別是髮飾、冠飾、手飾與帶飾等,成為漢人上層社會佩戴的要角,與玉器並駕齊趨,成為飾品的二種主要材質。

01

圖 1:南越王墓「文帝之璽」金印與「泰子」金印  圖版《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圖32、36;《西和南越王墓》圖171

02圖 2(左):山東「石洛侯印」龜鈕金印 通高1.5公分,印面長2.3公分  圖版:《山東省博物館藏珍》圖版97

圖 3(右):山東新泰東石萊出土「關內侯印」金印,通高2.1印面長2.4公分 圖版:《山東省博物館藏珍》圖版98

然而,金銀一直未被大量使用於宗教類文物上,特別是作為禮佛的「供器」。[4]不過,當時黃金已被運用在魏晉金銅佛像外表的裝飾上,《魏書‧釋老志》載「天安中於天宮寺造釋迦像,高四十三尺,用赤金十萬斤,黃金六百斤。」同時,六朝時期金銅佛造像實物傳世者亦甚眾,反映出佛陀形象與黃金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現象。

 

備註:

[4]    一般來說,「供器」指的是對佛、菩薩表示恭敬、禮拜的器物,目的是弘扬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