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識微縮革命與大數據時代下,對傳統閱讀與圖書館的定位,乃至面向全球數位人文語境的開展,更多元的跨領域對話與合作,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機會?又可以看到什麼出路?

我們常用的資料庫檢索,如何進化成數位人文研究?曾經是中研院最年輕新科院士的黃一農,研究無線電天文學,體會到中國古代天文已發展出天人感應的大思想,因而結合科技與人文,探究天文與社會、政治的關係。相傳舜帝即位時,出現金、木、水、火、土五星相連如珠的天象,故「五星連珠」被視為最吉利的天象,意謂著有明主出現或改朝換代。

黃一農先從史書中檢索出約有十幾次「五星聚」的紀錄,又寫了一個程式,讓電腦跑了幾天幾夜,結果「找到中國五千年來最漂亮的兩次五星連珠,也就是五顆星相差在五度以內、各地都看得到、為期一個星期」,但史書都沒記載。黃院士進一步探查發現這兩次都是女性掌權的時代,一是漢朝呂后,一次是唐朝韋后,由於當時尚無法接受兩位女性是「明主」,而政權也都回到劉、李兩家天下,只好採取「不書」,卻在現代科技的輔助下,還原了被抹去的歷史。而其中所涉及的天文、性別、政治等議題,顯然還有許多探索空間。

因應著數位時代知識微縮革命的推進,在科技部人文司的支持下,我規劃了「從人文到數位人文」跨領域對談學術研習營,由政治大學中文系共同主辦、臺灣中文學會協辦,兩天的議程,主講人有臺大資工系教授項潔談「唐宋類書與帝國的知識想像:一個數位人文的觀察」,Rice University歷史系教授TaniE.Barlow談「“Ephemera: Current and Future”及其相關」,臺大臺文所教授黃美娥談「數位資料庫與臺灣文學研究新趨向」,銘傳資工系教授謝育平談「同位詞夾子:主題式分類詞庫萃取演算法」,政大資訊系教授劉昭麟談「語文分析方法在數位人文的一些應用──《紅樓夢》、《西遊記》及其他」,中文系教授鄭文惠談「唐詩的數位人文研究」,邱偉雲談「先秦儒道思想論著文本結構與觀念系統的數位人文考察──以《論語》、《孟子》、《荀子》、《老子》、《莊子.內篇》為中心」,統計系教授余清祥談「人文基因圖譜:隱喻或方法?」,北京師大文學院教授方維規談「概念史的理論、方法和實踐」,還特別為年輕學者與研究生安排了一場「文字雲的世界:研究實務操作」。最令人感動的是:工、商領域學者為人文研究寫程式、寫論文、製作簡報,全程參與,面對中文、歷史、外語等人文學者的專業究詰與期待,展現出十足的善意,在兩天的跨領域密集對談中,不斷地激發出令人驚豔的火花。

面對各式各類的學術資料庫與大量的數位文獻,以數位文本作為研究的文獻類型,在「人文研究思維」結合「數位推論技術」下所形成的「數位思維邏輯」,預期可以開啟一種新的人文研究範式。要特別指出的是,不同於人文學者習慣於以文字為主的論述樣態,面對大量的數據統計、表格、圖式,如何更精準而深入地閱讀與分析圖表,顯然是人文科系可以補強的課程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