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古典文學的研究者與教學者,我經常提醒學生:研究古典文學,要能回應當代社會。

2011年底,以「唐」為名的東方諾貝爾獎誕生了,擁有目前全球最高學術獎金,獎項包括永續工程、醫療生技、漢學與法學。創辦人尹衍樑表示,選擇唐代做為獎項名稱,而不是漢、元,原因是唐代融合各種宗教、文化、民族,多元而包容,開創了中華歷史上最璀璨的盛世。歷經二年多的作業,頒獎典禮在今年的9月18日舉行。閱讀了持續出現在各式媒體上的報導,我至少獲得了兩點重要訊息:一是獎項得主的典範意義。永續發展獎得主格羅.哈萊姆.布倫特蘭,在廿七年前(1987)就提出建立「一種既能滿足人類現今需求,同時又不損及後代子孫利益的發展模式」的前瞻性見解。法學獎得主奧比.薩克思是南非共和國憲法的起草人,提醒全世界的人如何努力從「法制」邁向「法治」,把法律從工具性提升到凌駕一切地位的社會最高規則。我最熟悉的漢學獎得主余英時先生,因為這一次得獎,也才注意到從年輕就在西方國家掘起的余先生,有感於自己英文研究成果的讀者有限,中年以後改用中文撰述,期待可以發揮更大的影響力。能見識到這一些,也就能理解「為世界之美好貢獻力量,展現新時代的價值與意義」的唐獎精神。

二是文創。配合國立故宮博物院推出的「唐獎週書畫選萃展」,挑選能代表唐朝輝煌盛事的書畫,展現出融合各種宗教、文化、民族的包容性。主辦單位努力讓悠美精深的中華文化,為21世紀的世界帶來新價值,尤著力於促進東西文化及科技交融創新。具體來說,深澤直人設計的唐獎獎章,以極現代的手法,融合東方昇龍意象與西方螺旋符號,象徵生命及歷史的無限感。黃維瀚設計的唐獎證書,結合絲綢、竹材、刺繡等工藝技術,以「天、地、山、水」四種國畫圖案,呈現「開啟非凡」的主題概念。在頒獎典禮的晚宴上,鍾耀光創作的「唐獎序曲」,作曲靈感從臺灣原住民民謠而來,開場先以象徵「金石之聲」的中國古樂器「編鐘」敲響序曲,沉穩而肅穆,再結合西方小喇叭、法國號和東方嗩吶,莊嚴而高亢,聽來就像原住民外出狩獵前的慷慨激昂唱歌。廖瓊枝演出歌仔戲的經典曲目「王寶釧」,以西方的12把大提琴來伴奏,映襯出唐代婦女王寶釧苦守寒窯十八年的內心世界。魏海敏演出特別改編的「太真外傳」選曲,別具意義。至於晚宴的佳餚,使用臺灣在地食材,將唐詩、楊貴妃、太極等元素入菜,使在地時令美食與唐朝文化相互輝映。

第一屆唐獎藉由媒體的高曝光率,更有文創的帶動與提升,成功地為永續地球、永續漢學、為人類智慧財產作了很好的承傳。八月時,接到「唐獎評選委員會」的來函,除了感謝來自世界各地著名學者的支持,同時發出「繼續參與二0一六年唐獎各獎項的提名」的籲請,唐獎的永續,於此可見。

常聽到「先求有」的說辭。事實上,「有」之後,挑戰才開始。而很多時候,「有」了之後,就不被在乎了。可惜呀。

※相關網站:唐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