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狹人稠,人口密度高居世界第二位,每人每天生活或消費所產生的垃圾量,隨著物質需求增加及生活水準提昇,每人每天的垃圾產生量有逐漸增加之趨勢。此外,近年來,由於新式產品技術之研發與改良、多種新穎複合材料之開發及民眾消費行為之改變,造成民眾消費後丟棄之垃圾種類日趨複雜,同時垃圾的性質亦明顯有所變化。根據行政院環境保護署101年之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垃圾組成主要以紙類、廚餘類及塑膠類最多,幾乎佔垃圾組成比例之93.2%左右,其中廚餘類含量最高,約佔垃圾組成之39.43%,其次為紙類之38.41%,塑膠類則佔15.36%。至於金屬類及玻璃類則分別佔0.46%及1.27%;皮革橡膠類、纖維布類及木竹落葉類含量總和,約佔垃圾組成之3.92%左右。大家或許進一步想關心的是,垃圾中的紙類、廚餘及塑膠的種類究竟為何?未來這些垃圾進入了焚化廠會變得如何?未來是否還有資源再利用的機會?諸如此類的問題,都是我們應該持續關注的議題。
首先讓我們進一步瞭解垃圾中紙類、廚餘及塑膠之主要種類有哪些?根據相關研究調查顯示,垃圾中紙類大多以紙製衛生用品居多,像是用過之紙巾、面紙、紙尿布、看護墊及衛生紙等,約佔總紙類組成之71%,剩餘紙類則屬於應回收而混入於垃圾的部分,常見種類則包括廣告用紙、報紙、鋁箔包、紙便當及飲料容器等。有關垃圾中廚餘之種類,主要以生廚餘類為主,約佔廚餘類總量之82.42%,所謂生廚餘係指未經過烹調處理的菜葉、果皮等適合進行堆肥處理的廚餘,至於可適合進行養豬處理之熟廚餘類含量,則約佔廚餘類總量之8%左右。垃圾中塑膠來源種類則極為繁雜,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之消費產品,主要種類包括PET、PVC、PP、HDPE、LDPE、PS、生質塑膠容器等塑膠容器類,此外塑膠類產品除前述之容器類外,塑膠袋、包裝膜、包裝用塑膠袋、牙刷及複合塑膠材料等其他類塑膠用品,亦於垃圾中屢見不鮮。
當我們瞭解到垃圾產生量不斷增加,垃圾種類及性質隨消費產品及行為變化而日趨複雜,垃圾處理廠則是在「不願在我家後院」之排斥衝突下,用地取得極為不易。面對如此複雜棘手的垃圾問題,我們該如何面對與積極尋求合理的解決方案?應是我們現階段亟需面對的環境議題。台灣自民國80年代起,為快速有效解決垃圾處理問題,陸續興建完成26座垃圾焚化廠,並已完成24座焚化廠之操作運轉。焚化處理雖可達到「減量化」、「安定化」及「資源化」之目標,同時也是解決台灣垃圾危機的方法之一,然而,根本解決垃圾問題之道,應是在於建立每個人、家庭、社區、學校及各單位團體,力行與落實垃圾減量的概念與做法,從源頭減量(Reduction)做起,確實減少垃圾之產生量,同時對於資源物質絕不輕易丟棄,儘可能重覆使用(Reuse),增加其再利用性;即使資源無法重覆再利用,而必須丟棄時,亦應透過分類及回收管道(Recycling),將資源物質予以回收,減少資源物質進入焚化處理廠。回收後的資源物質,藉由新穎的資源再利用技術(Regeneration)再製成綠色產品,減少資源的開發與增加資源合理及有效的再利用。另一方面,製成的綠色產品回到消費市場,社會大眾透過綠色消費行為與概念的拓展與建立,鼓勵與支持購買綠色產品,如此方能藉由民眾積極參與來源減量、重覆使用、循環再利用與綠色消費等方式,有效減少垃圾之產生,開創出垃圾減量與資源循環再利用的契機,如此一來,建置與達到資源循環型社會之目標終將到來。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