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建緯老師/歷史文物所)

第一節  何謂「搖錢樹」?

搖錢樹又稱錢樹、福壽樹、神樹,盛行於東漢時期的中國西南地區,以四川盆地為主【圖1】。由於中國早期青銅器大多是動物或容器造形的大型鑄造,以植物造形的極少,而搖錢樹卻是明確地以「樹」作為造形,因此它可謂是中國神話傳說中植物造形藝術中最精彩、最傑出的表現形式。

根據中國大陸《華夏文物網》報導指出,1998年3月在紐約舉辦的國際亞洲文化節上,比利時籍文物商人古斯爾‧柯羅斯將來自中國的一株漢代青銅鎏金搖錢樹,以250萬美金(相當於臺幣8千萬左右)的高昂價格,出售給紐約第五大街的億萬富翁里昂‧布雷克,震驚了中國文博界和文物考古學界--能販售如此高價的搖錢樹,果真是搖錢樹。

「搖錢樹」一字在今天被視為是生財工具之意,西方也有類似的說法,如「能下金蛋的鵝」(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或是「金手指」(a golden thumb意指點石成金)都是類似的說法。其實它不僅是被用來意指某事的特定詞彙,更是真實存在於中國古代的一種特殊器物。

搖錢樹是漢代至三國魏晉時期墓葬中的隨葬明器,被視為是一種反映我國古代神話傳說的古代明器(「明器」即是古代專為陪葬而作之物)。搖錢樹的出現,與漢代以喪葬為主的器物表現有一定的關係,它經常被拿來作為漢代講究奢侈的殮葬之風的具體證據。在《後漢書.光武帝紀》中提到「世以厚葬為德,薄葬為鄙,至干富者奢几,貧者單財,法令不能禁,禮義不能止。」特別是西漢中後期更是崇尚「死以奢侈相高」;「厚葬多藏器用如生人」。因此,搖錢樹的出現,可被視為是漢代喪葬文化後期發展的一種新興的物質文化現象。

「搖錢樹」一詞,最早見於明‧馮夢龍的《警世通言》第三二卷〈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一文中的「別人家的女兒便是搖錢樹…」但它並非意指實物的搖錢樹;真正明確指出搖錢樹的形象者,則見於清‧富察敦崇著的《燕京歲時記》:「歲暮取松柏大者,插入瓶中,綴以古錢、元寶、石榴花,稱為『搖錢樹』」,但該文說搖錢樹上還綴有元寶、石榴花,並非東漢出土的搖錢樹上之綴飾,因此仍不足將文獻與實物直接劃上等號。若作為一個考古學意義上的名詞,則是由考古學家馮漢驥於1940年代對彭山漢代崖墓出土的一種隨葬器物,進行研究後提出來的詞彙。此說一直延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