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茜文副教授 / 逢甲大學財務金融學系

端走房市派對的雞尾酒?央行的選擇性信用管制

在 2008 年金融海嘯爆發後,「總體審慎(macroprudential)」一詞不再陌生。核心在於金融機構之間連結的傳染效果,導致市場在面對不利衝擊時引發系統性風險與金融不穩定。總體審慎政策工具有許多種,常見的包括限制金融機構對不動產放款比重、規範借款人貸款成數與寬限期等;在台灣,則是針對不動產放款進行的選擇性信用管制。

金融市場在景氣繁榮時,往往會因資金過度湧入而出現非理性的行為,例如投資人追高價格或借款人槓桿過高,導致資產價格脫離基本面,形成泡沫,埋下金融不穩定的隱憂。

經濟學家 Ben Bernanke 曾研究美國 1930 年代經濟大蕭條 (Great Depression),他指出金融不穩定會加劇經濟衰退,因此維持金融穩定至關重要。而中央銀行正是肩負這項責任的核心機構。經濟學裡常用的比喻是:「當市場正熱的時候,央行會端走雞尾酒。」意旨在市場最亢奮的時候出手降溫。台灣前幾年不動產市場相當活絡,央行自 2020 年 12 月起實施睽違十年的選擇性信用管制,至今將近五年,已經推動到第七波。

衡量金融穩定的一個常見指標是逾放比率 (銀行貸款逾期未償還的比例)。當逾放比率偏高時,代表借款人還款能力不足,銀行的資產品質惡化,金融體系可能面臨風險。台灣的不動產逾放比率長期偏低,故不足以完整反映市場是否穩定。

那麼,除了逾放比率之外,還可以關注哪些指標呢?2025 年 9 月 18 日中央銀行理監事會議中便提到不動產貸款集中度,也就是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占總放款的比率。如果資金過度集中在房市,一旦價格反轉,金融體系便可能面臨系統性風險。此外,價格波動也是重要指標,因為起伏過大會增加市場不確定性與風險。

總結來說,選擇性信用管制不是要讓市場停滯。央行在派對最熱鬧時端走雞尾酒 (實施最嚴格的信用管制),雖然掃興,卻能避免事後的混亂殘局。

【延伸閱讀】館藏資源

一本書讀懂經濟學 : 50個經濟學關鍵概念教你想通商業的原理.金錢的道理 / 艾德.康威(Ed Conway)著; 林雲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