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悅端助理教授/商學院

2013年在美國波士頓環球報上,Jethro Heiko在祖母的訃聞下方附上〈我的善意之禮〉(My Gift of Grace)群眾募資連結,這正是〈哈囉〉的雛型。Heiko與Nick Jehlen都是The Action Mills成員,此跨領域設計團隊在2013年推出〈我的善意之禮〉,從遊戲概念發想、原型製作、100多個焦點團體訪談與醫護專家諮詢、測試修正到募資,最終在2016年將遊戲更名為〈哈囉〉後正式公開發行,此完整設計過程足以成為嚴肅遊戲(serious game)產品的經典案例,但我想談談Jehlen的設計研究紀錄,這些書寫生動而珍貴,饒富深意。

〈我的善意之禮〉意味著分享自己對臨終的想法是一份珍貴禮物,讓親近的人在面臨非常時刻可以降低情感衝擊與創傷。Jehlen (2013)從觀察中指出「恐懼」、「無法清楚表達所要」與「家庭動力」是人們談論衰老與臨終的障礙巨石,但如何談,談什麼,何時談,各種情境劇本處處考驗著設計團隊。設計物介入能夠鬆動人們的互動模式嗎?The Action Mills的原型選擇是低學習門檻與高親合力的紙牌遊戲。紙牌遊戲經常巧妙地扮演團隊內破冰與溝通之中介角色,它也是嚴肅遊戲設計中受歡迎的類型,因為紙牌形式內容具備高度可塑性,當人們遇到複雜主題時而「無法清楚表達所要」時,紙牌也容易堆疊多層次的內容。

圖2 〈哈囉〉遊戲小冊子內頁
®Common Practice LLC. Photo courtesy of Common Practice, used with permission.

讓我們以同類主題的紙牌來對比,〈安心卡〉(Heart to Heart®)以54張特製卡牌協助關係人溝通事前醫療計畫(CACCC美華慈心關懷聯盟 2006) (參考圖3)。〈安心卡〉與〈哈囉〉有趣的差異點之一為文字陳述形式(參考圖2),前者為表述句,例如,「黑桃5:我希望有機會和親友________道別。」;〈哈囉〉為提問句,例如,「問題3:哪一位是你半年內未曾聯繫,但你希望能在臨終前聊聊的人?」。在生命議題上,讀者們偏好選擇題,還是問答題呢?

圖3 〈安心卡〉Heart to Heart® Cards
CACCC美華慈心關懷聯盟. Photo courtesy of CACCC, used with permission.

假設選擇題更容易幫助參與者表達複雜想法,那麼「明確地傳達意願」不是應該成為設計之優先目標?我們下一篇繼續聊。

【延伸參考資料】

  1. Hello,Common Practice,US,https://commonpractice.com/
  2. 〈安心卡〉Heart to Heart® Cards,安心茶話屋,美華慈心關懷聯盟,美國。https://www.caccc-usa.org/ch/activities/heart2heart.html
  3. 臺灣生死關懷教育推廣協會,臺灣死亡咖啡屋,生命桌遊系列。https://www.facebook.com/funeralinformation.tw/
  4. 衛福部,預立醫療決定、安寧緩和醫療及器官捐贈意願資訊系統,https://hpcod.mohw.gov.tw/HospWeb/index.aspx
  5. Elias, Norbert。(2008)。《臨終者的孤寂》,鄭義愷譯,台北:群學出版社。
  6. Jehlen, Nick. (2013-14). ‘Nick Jehlen’s blog’, https://actionmill.com/blogs/nick-jehle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