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闕帝丰老師 / 逢甲大學  外國語文學系)

在本系列的最後一篇文章裡,筆者將介紹一本讓大多數人第一眼看到會有點吃驚的小說。這本小說就是十八世紀文豪理查森(Samuel Richardson, 1689-1761)在1748年所出版的《克萊莉莎》(Clarissa)。大多數的讀者第一眼看到這本小說時,應該都會被其厚度所震攝住!畢竟,這可是一本有1533頁的小說!然而,撇開長度不說,《克》一書是十八世紀小說中的經典之作。就故事情節來說,這本小說的主要內容圍繞著小說同名女主角克萊莉莎與男主角勒夫萊斯(Lovelace)的情愛糾葛。在這看似單一情節的小說中,理查森融入了許多十八世紀文化相關的議題,讓整本小說成為後世讀者想要了解十八世紀文化的重要讀本之一。在《克》一書中所提到的諸多議題中,本篇文章將著重於理查森如何描寫勒夫萊斯內心的善惡角力。

從小說的一開始,讀者們便知道勒夫萊斯跟海伍德《范德萊納》一書中的包伯萊澤一樣是名浪蕩子。然而,兩者最大的不同是,勒夫萊斯在誘拐克萊莉莎的過程中,其內心的浪蕩子性格與多愁善感情感不停地互別苗頭。舉例來說,當勒夫萊斯成功地強行將克萊莉莎拐騙離開哈洛大宅(Harlowe),或者是當他看到克萊莉莎以淚洗面、指責其惡行時,勒夫萊斯內心的多愁善感面便會讓他發自內心地去檢討自己對克萊莉莎的惡行。然而,勒夫萊斯的浪蕩子性格總是在關鍵時刻出現,讓局勢往對克萊莉莎不利的方向發展。嚴格上來說,勒夫萊斯的浪蕩子以及多愁善感性格並非只以交替的方式出現,而在有些時候會同時發生,讓勒夫萊斯陷入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的情形。當這類情形發生時,讀者們會發現勒夫萊斯的懊悔以及捶胸頓足是用來說明他知道「歹路不可行」但其卻無力回頭的證據。因此,《克》一書中受苦的不只是克萊莉莎,也包含其加害者勒夫萊斯。

《克》一書之所以好看,就來自於其對於人性描繪的深度。在理查森筆下的角色們,表現出的情緒跟行為跟真實社會的人大同小異。這也就是爲什麼,《克萊莉莎》在1748年出版後,就長久地受到大眾的喜愛。雖然說這本小說非常長,但筆者依舊認為,這是一本值得慢讀的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