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又嬋 老師 / 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院)

「好的設計就像大自然,沒有浪費!」

大自然裡,沒有需要丟棄的東西。一棵櫻桃樹開滿花朵,而花朵又紛紛落地時,所有的枯枝、落葉、落花都會回到土壤,再度成為養分,培育出新的花朵和果實。德國化學家麥克‧布朗嘉(Michael Braungart)與美國建築師威廉‧麥唐諾(William McDonough)提出了「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 C2C)」的設計概念,將產品納入生態循環及工業循環等兩個封閉迴圈,原本的廢棄物會成為新的資源,或進入另一個產品的循環。現今所談的「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延續此一概念,將廢棄物轉化為有用的資源,降低對原物料的依賴度,提升原物料及產品的經濟效益。循環經濟可以轉變線性經濟中追求降低成本的競爭模式,同時更耐久、更少的維修,也意味著更少的耗能與資材的使用。

知名的燈具公司「昕諾飛(Signify)」(舊名為飛利浦Philips)就是一個運用循環經濟設計的著名例子。以荷蘭Schiphol Airport的照明設計案為例,若以過去的線性經濟的思維,照明工程很可能就是提供一整套的照明設備、透過生產最便宜的燈具來獲得這個專案,但是在「循環經濟」設計思維下,昕諾飛選擇以「提供光」來取代「提供燈具」,在「燈光」供應期間,由昕諾飛負責維持照明的品質,透過彈性的模組化燈具設計,可以視需要調整燈具數量以及汰換燈具。在此期間,廠商可以把獲利投入研發,並適時更換研發後更優質高效率燈具,這種「以租代買」商業模式,客戶不僅能減少設備設置的費用,不需為維護更新煩惱,也不需為燈具效能下降而重新採購新的產品,創造企業、客戶以及環境三贏的局面。

圖 台中花博荷蘭館

圖 台中花博荷蘭館

目前在台中花博展出的「荷蘭館」也是個善用循環經濟設計概念的案例。除了也使用昕諾飛公司的「以租代買」、「流明計價」的燈光模式,室內的地板、拉門、家具使用的是來自台糖高雄駁二砂糖倉庫的屋頂桁架木料,二樓所使用的模組化強化輕鋼構,所有桿件均為模組化設計,便於在未來拆除時,能將所有輕鋼構件能轉為他處重複使用。此外,戶外由環保塑木製成的地板、樓梯踏面、陽台欄杆也是「以租代買」的模式,展期結束之後會將材料歸還;室內使用100%可回收再循環的地毯,地毯、木拉門等建材均有「建材護照」可供查詢;甚至在花博展期結束之後,整座荷蘭館會重新拆解運至台糖的月眉糖廠,以新的機能以及新的組構方式再次重生。

先前台糖計畫在台南沙崙建置「沙崙智慧綠能循環住宅」園區,將是台灣第一例嘗試將循環經濟落實在建築上,期能運用循環建築、租貸住宅、建築物預鑄及模組化工法等方式來實踐。雖然未來仍有許多挑戰,但循環經濟從來就不是一個新概念,我們需要的是更多的「創新」,設計概念的「創新」、材料運用的「創新」、系統整合的「創新」,這些都會為我們迎來嶄新的建築產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