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劉為光 老師 / 逢甲大學 建築專業學院)
客家花布大朵大朵的牡丹花,搭配紅紅綠綠的背景,往往被視為是最能代表臺灣客家文化的圖案。用在一些小小的文創商品上,不但漂亮也可以傳達客家文化的意涵。然而在環境規劃領域,意象圖案的運用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最近在網路上有看到一則討論,是關於客家聚落涼亭屋頂設計採用花布圖案的爭議。這個爭議可以分成兩個部分探討。第一個部分是花布圖案是否具有在地代表性。其實花布圖案傳達的是非常廣泛的客家意象,是相當表面的文化印象。當然客家花布某種程度可以被視同等於客家文化,採用這樣的文化印象,用在沒有「地方性」的設計作品、文創商品例如包包、手機殼、文具等等,放在任何客家活動的場合來行銷推廣,都非常的應景。但是因為這是缺乏「地方性」的圖案,因此放在環境規劃上,不管是放在屋頂、牆面設計還是入口意象,就反而突顯了設計者對於當地傳統產業與生活文化並不夠瞭解,甚至顯得有點多餘。而第二個爭議部分,則是這個多餘,在視覺環境景觀中往往難以和原有的自然與人文地景和平共處,似乎是設計者應該進一步斟酌的地方。許多空間設計者往往會直接採用某種具有文化代表性的圖案來傳達地方意象,然而地方意象不是被加上去的,而是因為當地生活文化的堆疊而逐漸產生的,是隱身於環境中透過生活經驗始能體會的。因此在環境規劃中,地方意象的強化,應該是要透過在地文化硬體資源的整理,藉由設計來強調這些因獨特生活脈絡而堆疊形成的文化地景。綠化、減量、降低視覺負擔、結合生活文化,已經是近年環境景觀規劃的重要原則。
十多年前東勢舊火車站改建的客家文化園區則是一爭議案例,早期因林業發達產生鐵道支線而有東勢車站,林業、鐵道和早期東勢客家務農生活習習相關。然而因十多年前的建築文化保存觀念較不嚴謹,造成修建為客家文化園區後無法在空間中閱讀到傳統客家生活和林業文化的關聯,僅看到客家花布圖案的牆面將整個站體包起來變成銷售中心的概念,卻看不到原本月台和山城的記憶,更不用說保存修澤蘭建築師的車站建築特色。而事實上硬體只需要留住具有文化記憶與價值的建築環境紋理,不用刻意加工,再經由軟體發展便能突顯文化特色。因此目前在前瞻計畫臺三線浪漫客庄大道的發展願景下,臺中市客家文化發展主打「里山精神」,強調的是山城客庄人文生活的再現,並藉由「保存性開發」的概念,不刻意增加視覺元素,但保留傳統街區紋理,讓客家記憶中的生活文化能藉由年輕一代的返鄉計畫活化並延續下去。
客家花布只是一個案例,其實任何地方文化的再現都建議透過既有紋理的維護與再生來說故事,過多的視覺負擔往往僅連結到表面的文化印象,無法反映到真實的在地生活空間敘事,到頭來只是對環境增加沒必要的衝擊。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