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鄭明仁老師/逢甲大學建築學系教授

  今年暑假台灣南部受八八水災侵襲重創南部若干村落,短短四天內下了2900毫米的雨,但是才經過五個月,現在南部正在嚴重的缺水中,非常令人不可思議。其實台灣一年的降雨量平均高達2500毫米以上,約為世界平均值的2.6倍,這麼多的雨水下在台灣,應屬得天獨厚,但長期以來,除了興建水庫之外,還沒有一套有效的把雨水留住的好對策,讓大部分的雨水都直接流到大海裡,相當可惜。看看歷史紀錄,近十年來,國內就出現數次令人「乾著急」的旱象,更凸顯缺水問題的嚴重性。

  台灣已被聯合國評定為缺水國家,據經濟部統計,台灣地區每人每天的自來水供水量約在350~450公升(含配管漏水及無收費的水量),台北市每人每天的用水量約為263公升,比德國的145公升、新加坡的140公升都高出近一倍。我們想要避免缺水窘境,不外乎「開源」和「節流」兩種手段。內政部營建署意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已在「建築技術規則」的綠建築專章中訂定建築物雨水及生活雜排水回收再利用設計指標,要求大型建築物(總樓地板面積3萬平方公尺以上),須選擇設置雨水或生活雜排水(洗菜、洗手水)回收處理再利用系統作為植栽澆灌、沖廁、洗車及消防等用水。 

  這麼做的省水效益有多大?內政部營建署以台北市立動物園為例指出,經濟部水利署為台北市立動物園建立一套雨水回收系統,屋頂雨水經由管線進入儲水槽前,先經過兩次過濾,就成了乾淨水源,提供於廁所沖水及草地澆水,每年可循環使用近30萬噸,為動物園省下近300萬元的水費,成效驚人。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分析,建築物雨水或生活雜排水回收再利用可以省下約2成的用水量,40年後,全台灣的建築物若有半數以上都變成綠建築,台灣因此可少蓋3~4座水庫,可省下龐大工程款和減少環境生態的破壞。「水」為萬物生存的要件,其重要性不言可喻,因此綠建築評估中將這一項指標列為門檻指標,透過節水設備(圖1)及雨水回收再利用(圖234)來達到此一目的。

  以上幾周談了綠建築的基本概要,總結一下「綠建築」是指具生態、節能、減廢、健康的建築物,在生態指標群中包含有:生物多樣性、綠化量及基地保水等指標;節能指標群中包含有:日常節能指標(檢討建物外殼、空調及照明);減廢指標群則包含:二氧化碳減量及廢棄物減量指標;健康指標群則包含:室內環境、水資源及污水垃圾改善指標,形成九大指標評估系統,空間從內到外、尺度從大到小都考慮到了。由於為了鼓勵綠建築的實施,從2007年開始,依各項指標的貢獻度區分為表現最佳的為鑽石級、其次依序為、黃金級、銀級、銅級及合格級等五個等級,因此,台灣的綠建築是一個非常全面、務實且容易操作的一項指標系統,受到國際肯定。
 
1  採用具省水標章的節水設備

 
2  雨水回收再利用-1(植栽自動澆灌)


3  雨水回收再利用-2(裝設雨水感知器,下雨天就可不用澆水啦!)

 
4  雨水回收再利用-3(家用水甕,還可養金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