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鄭保村 / 逢甲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為何地球一直在暖化?臭氧層不斷擴大?稀有動物不斷滅絕?物種不斷減少?海岸線逐漸退縮?聖嬰現象仍然存在?為何節能減碳與綠能成為時下熱門話題?這些都與共有資源利用的問題有關。設想,一片共有的青青草原,因草原上的草有限,所以最好大家能控制羊隻數及放牧的次數;可是,對任何一個牧羊人而言,即使自己自我約束,別人也不見得會跟你一樣節制使用牧場;自我節制下可能別人剛好得到好處。基於「不用白不用」的人性,最後往往是每個牧羊人儘可能的讓自己的羊群吃得愈多愈好。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大家競相竭盡所能利用,「草原的悲劇」(tragedy of the commons)於是產生,青青草原因為過度耗用,終而枯竭,「青青」不再。
同樣的,當池塘內的魚蝦財產權是村民所共同擁有,每位村民都有權利去池塘捕撈魚蝦,但是由於每人可以主張的權利為多少不清楚,村民會盡全力捕撈魚蝦,最後也會演變成大家沒魚蝦可捕的情形。即使共有資源的財產價值明確,但主張權利的費用過高,例如,打官司主張權利的成本為1萬元,而村民僅有1,000元的財產權(魚蝦的價值總計新台幣100萬,村民1,000人),此時甲村民撈捕價值大於1,000元的魚蝦時,其他村民並不會以打官司來主張自己的權利(成本10,000元>效益1,000元),反而是盡力撈捕魚蝦,避免自身權利受損,這也一樣產生共有資源的悲劇。這就是為什麼,台灣的山河會變色,濫伐(森林)、濫墾(山坡地)、濫捕(漁)、濫採(沙石)層出不窮的原因;台灣人民談颱風、談大雨會色變,也可說咎由自取!如何解決,要怪政府無能嗎?還是老百性自救?還是…..?且讓我們來看看,甫獲今年貝爾經濟學獎的Elinor Ostrom(1933~)是怎麼說的。
出身UCLA政治科學學士、碩士、博士,現任美國印第安納大學、阿利桑納州立大學的公共經濟學家Elinor Ostrom(1933~)以共有資源治理的分析和Oliver Williamson(以公司治理論)共享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榮耀,不祇使經濟學術界重新看待非主流的新興制度經濟學,且因Elinor Ostrom是第一位女性經濟學獎得主而獲矚目,更使地球又平又熱又擠的話題再度持續延燒。
少女時代的Elinor Ostrom,正逢經濟大蕭條後期與二次大戰,資源匱乏,飲水奇貨可居,她在自家菜園種菜,把蔬菜製成罐頭,並體會出「人類面臨資源短缺時,能為共同利益互相合作」,為日後研究立下基礎。作為研究共有資源的先導學者之一的Elinor Ostrom,其經濟治理(economic governance)的分析,深受奧地利學派自由經濟的大師Friedrich von Hayek及美國公共選擇理論大師James M. Buchanan影響。1973年她與先生Vincent Ostrom在印第安納大學成立政治理論與政策分析工作室。著作中是有關組織理論、政治科學、公共行政(public administration)等領域。她藉集體行動、信託、合作(collective action, trust, and cooperation)等觀點來研究共用資源(common pool resources)的管理。這種公共政策的制度分析法在公共選擇理論學派中獨樹一幟。
Ostrom論著特別強調人類與生態系統(ecosystems)互動,以維持長期持續的資源收穫量。共有資源包括許多森林地、漁場、油礦、牧場、灌溉系統。其論著大都是考慮社會如何提出各式各樣的制度安排以管理自然資源,及避免生態系統的崩潰,即使有些處置無法避免資源的耗竭。目前的著作也強調人類-生態互動的多重面向的特質,且反對為個別社會生態系統問題的任何單一的補救之道。她認為共有資源的治理,可藉助使用共有資源的人們,就可成功管理,而不須政府或私人公司的介入,也就是不須政府管制或民營化就可有效管理共有資源,這也是Coase Theorem的發揚:從外部性問題解決引伸到共有資源的治理;無疑的,這挑戰了一般世俗的觀點。
Ostrom「管理共用資源之道」(1990)著作是研究公共政策的必讀經典,書中提出成功自主治理共用資源(common pool resources)八個設計原則(design principles)作為檢驗標準。
1. 清楚界定邊界(defined boundaries):有效排除外部無資格的團體。
2. 有關共有資源的供應與挪用規則要適應地方的情況。
3. 集體選擇的安排允許最多數參與者參與決策過程。
4. 有義務及責任的監督者對參與者有效的監督。
5. 對違反社區或共有規則的資源參與者具有比率的分級制裁。
6. 衝突解決的機制要便宜且易達成。
7. 社群(區)自我決定要由較高層級的當局來認定。
8. 面對較大的共有資源(common-pool resources,CPRs)的情況,仍按小地方性共用資源的基楚,採多層窩巢式企業來組織。
Ostrom自主性的共有資源治理雖然是「救亡圖存」的可行之道,但是,假如人類依然「貪」「濫」,仍然「自大」、「自私」、「短視」、我行我素,那麼,不可避免的「地球的悲劇」將不斷重演,「地球」這個人類共同的最大「資源」終將秏竭、滅絕,而最大的受害者將是人類本身,正所謂「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逆風揚塵,仰天自唾,自掘墳墓,人類何等愚痴!地球已是遍體鱗傷,「自然」也不斷在反撲、在怒吼、在哭泣,我們也只有一個地球,我們是生命共同體,自然與我為一,你與我,同為地球、天地與大自然的一份子,「救地球」不是你我一項「責無旁貸」的義務與使命嗎!唯有與自然共存共榮的體認與作為,我們才能免於「浩劫」,除非我們不要永續發展,除非我們不要多元多采的生態,除非我們要自我摧殘自我了斷!
<Elinor Ostrom主要論著>
1. Governing the Commons: 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ctive Action, Ostrom, Elino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2. Institutional Incentive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frastructure Policies in Perspective ,Ostrom, Elinor, and Schroeder, Larry, and Wynne, Susan, Oxford: Westview Press, 1993
3. Rules, Games, and Common Pool Resources, Ostrom, Elinor, and Gardner, Roy, and Walker, James, Editors,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4
4. with Crawford, Sue E. S., “A Grammar of Institution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9, no.3 (September 1995): 582–600.
5. A Behavioral Approach to the Rational Choice Theory of Collective Action: Presidential Addres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1997. Ostrom, Elinor.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92(1): 1–22. 1998
6. Trust and Reciprocity: Interdisciplinary Lessons for Experimental Research, Volume VI in the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Series on Trust, Elinor Ostrom and James Walker, Editors,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2003
7. Understanding Institutional Diversity, Ostrom, Elinor,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5.
8. Understanding Knowledge as a Common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Ostrom, Elinor and Hess, Charlotte, Editors,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2006.
9. Linking the Formal and Informal Economy: Concepts and Policies, edited with Basudeb Guha-Khasnobis and Ravi Kanbur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paperback published in 2007)
<參考文獻>
Elinor Ostrom「共有財的悲歌」, http://www2.hchs.hc.edu.tw/blog/post/20/1355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eferences.
Sveriges Riksbank’s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2009, Sveriges Riksbank, 12 October 2009, http://www.riksbank.com/templates/Page.aspx?id=20286, retrieved 2009-10-12.
“The Workshop in Political Theory and Policy Analysis”. Indiana.edu. http://www.indiana.edu/~workshop/ .Retrieved 2009-10-13.
Ostrom, Vincent and Elinor Ostrom. “Rethinking Institutional Analysis: Interviews with Vincent and Elinor Ostrom.” By Paul Dragos Aligica. Interview, Mercatus Center at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2003.
<圖片來源>
Thomas L. Friedman(2009)。世界又熱、又平、又擠 : 全球暖化、能源耗竭、人口爆炸危機下的新經濟革命(丘羽先等譯)。台北:天下遠見。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