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瓊宜 老師/歷史與文物研究所)

異國情調的審美形式與意涵:寓意於烏托邦的審美表現

赫洛德選擇中國風裝飾的主要的原因乃是因為他深知薩克森選帝侯強人奧古斯都對東亞藝術、特別是對瓷器的狂熱,為討好君王,他多次把君王畫進瓷繪裡。瓷器收藏的熱潮透過歐洲王室間互結婚盟而傳播,在當時整個歐洲成為一種時尚,從十七世紀下半葉起,很多貴族還特別建立瓷器收藏空間。法王路易十四曾在1670年代在凡爾賽宮的庭園裡建了一座特里亞儂宮(Trianon de Porcelaine,1687年毀壞),專門用來收藏瓷器,之後,這股風潮迅速蔓延至歐洲其他皇室,在各國的宮殿中常有所謂的「中國房」、或是「日本房」、「印度房」。強人奧古斯都較法王路易十四有過之而無不及,他蒐集了大量的中國和日本瓷器,為了收藏數量龐大的瓷器,他在1717年向Jacob Heinrich von Flemming伯爵購買了位於德瑞斯登易北河(die Elbe)岸的宮殿「荷蘭宮」(Holländischen Palais),用以放置、展示他所收藏的瓷器。「荷蘭宮」在1727年至1728年擴建,並改名為「日本宮」(Japanisches Palais),日本宮裡的瓷器是根據其來源放置:來自亞洲的瓷器放在一樓展示,邁森瓷廠生產的瓷器放置在二樓,除此之外,並依據瓷器的色系作空間的配置。這樣的配置方式被解讀為具有象徵意涵,亦即邁森生產的瓷器、包含其仿製中國、日本瓷器的作品,其品質與裝飾已超越原作。皇家邁森瓷廠生產的帶有東方情調的瓷繪對當時的人而言足以媲美真正的東方瓷器,讓強人奧古斯都不必再把大筆金錢投注在購買昂貴的中國或日本進口瓷器,並且為公國帶來大筆的銷售利潤。強人奧古斯都於1733年過世之後,由其子奧古斯都三世接任王位,由於財政短缺,「日本宮」的裝置無力接續。奧古斯都收藏的瓷器分別在1721、1727和1779年被作過盤點,藏品最多的時候高達兩萬多件,但有很多瓷器在戰爭中遺失毀損,而能保存下來的瓷器如今被收藏在德瑞斯登茨維格宮(Zwinger)裏的博物館。及至1730年,每個歐洲宮廷裡有中國房的設置已經成為理所當然的事,在這一類型的房間裡,瓷器、漆器、家具等等來自東方的器物,被擺飾在室內空間,用以展示,展示東方、展示異國情調、展示收藏者的權勢、財富與眼界。鏡子是此種空間中常見的元素,珍貴的文物在反射鏡面中看似「無窮盡」地被顯現,藉以強化觀者的視覺印象。

十七至十八世紀歐洲對瓷器的狂熱所體現的不僅是一種對物質文化的追求,其中還蘊含了超越物質、內在精神的追求。他們把對幸福生活的憧憬投射在新發現的世界,而中國這個真實存在、神秘又遙遠的國度,就成了當時的歐洲人投射理想、建構烏托邦(Utopia)的所在。對現實世界的失望,促使歐洲人轉而將夢想寄託在遙遠的異域或是古老的往昔,一是追求空間距離的異域,一是緬懷時間距離上的異域,這種距離美學體現在十七至十八世紀的藝術上,前者可對應於中國風格,後者則映照在新古典主義中對古希臘文化的推崇,兩者皆為遠方的、已逝去的異域編織了一個美麗的場景,這是一個安詳、美好、悠閒、充滿陽光、井然有序的世界,人與自然融為一體,生活在永恆祥和的境地。

烏托邦化的中國形象出現在十八世紀的德國有其歷史的成因。強人奧古斯都所統領的薩克森公國是隸屬於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的一個諸侯國,「三十年戰爭」(1618-1648)之後德國分裂為三百多個諸侯國,中央皇權形同虛設,各地諸侯各自為政,在自己的邦國中實行專制統治,阻礙了統一民族國家的形成,延緩了資產階級的發展,而宗教上天主教與新教徒的對立,更加深十七、十八世紀德國分崩離析的狀態。當法國與英國朝向民族國家發展、資產階級日漸形成之際,德國由於邦國專制導致狹隘的地方主義盛行,而無法形成一個統一的德意志概念。相較於當時的英國與法國,德國在經濟和政治力量上都相對薄弱。

在赫洛德的中國風瓷繪設計裡所呈現的「中國」大多停留在表面形式上的映射,且被轉化成歐洲的品味與文化傳統。那些充滿異國情調的服飾、建築、動物、植物與人類是對另一個地方的美好「幻景」。赫洛德在中國風瓷繪設計裡所追求的是異國情調的趣味,這裡的「異國」可以是「中國」,但亦可以「日本」、「印度」、甚或「荷蘭」來指稱,因為它們比較少是關於符合實地再現「被發掘」的異國文化,而較多是從「發掘者」的角度出發,在既陌生又熟悉的國度裡尋找與建構寄託理想的審美烏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