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天下雜誌】

十二年國教政策確定民國一○三年八月全面實施,所有進入高中職和五專前三年的學生,全都和國中小學一樣免學費。比起現在,公立高中職學費每年可省約一萬元;私立高中職學生一年學費可省四萬五千元。但學校經過政府核准,仍可以收雜費和代收代辦費。

入學機制分為免試入學和考試入學。免試入學比例不得低於招生的七五%,考試入學特色學校學生比例不得高於二五%。免試就學區,全台灣共劃分為十五個學區,學生都可申請學區內學校。

所有國三學生都須參加會考,會考目的是確保學生的學習品質,會在國三下學期、於國中原校舉行。全國統一由師大心測中心設計考試形式、負責閱卷。成績分三級:精熟、基礎和待加強。

看似為了打破明星學校機制,讓學生可以快樂學習的十二年國教,其實並沒有考慮到台灣父母易不曾輕易放棄的競爭心態,這也可能造成一波從公立學校逃離往私立學校的風潮。

社會上爭議最多的是關於明星高中免試名額的問題,直接觸動到台灣教育中最敏感的神經。而這些爭議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我們對高中教育在國家整體發展中應有的定位並未有共識。

在大多數家長心中,所謂的「優質高中」是那些升學率極高的「明星高中」。原因不外乎是希望藉由同儕間的學習風氣或老師的嚴加管教來幫助學生進入熱門的大學科系。

這也是許多明星高中校長反對增加免試名額的主要原因。表面上看,這好像是一個理想單純的學習環境,但其實卻是獨尊考試下的偏狹選項,更別提其中許多學生可能只是因為家境優渥,從小被逼著補習才得以進入。所以這最後所牽涉到的是社會公義的問題,與國民教育本質所希望達到的「促進社會階級流動」背道而馳。

教育部雖計劃五年間在四七一所高中職內,提升兩百所為優質學校;但建國中學校長、在教育界服務四十年的吳武雄卻憂心表示:「兩百所優質高中,再加上三十六所菁英高中,也不過二三六所,還有另外二三五所呢?」

這表示,三年後十二年國教全面啟動,將有二分之一以上的學生沒有優質學校就讀。

沒有人願意當落後的那一半。為了確保孩子的未來,愈來愈多父母決定把孩子送往明星私校。

以前的教育有促成階級流動的可能,但十二年國教的政策若不成熟,反而會出現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情況。

兩千年之後,一連串教改政策推出(九年一貫、高中職與大學多元入學等),家長對教育體制充滿焦慮,然而私校卻成為最大受益者。

根據教育部統計數據,二○○一年到○六年,國中小學生數都出現公立驟減、私立銳增的曲線;以國中為例,公立國中生人數從八十五萬銳減為不到七十七萬,同時間,私立國中生卻由八萬三千名成長至九萬兩千名。(見表)
當公立國中小學,依教改九年一貫制度,減少國語或數學的授課時數,私立學校卻很專注加強學生在四書五經、作文寫作、英文聽說讀寫的能力。
杜邦台灣區總裁陳榮二認為,「教改讓公立學校失能,父母得用更多的補習加強學生能力,真的是一種torture(折磨),」他質疑,這樣教出來的小孩能有競爭力嗎?
教育的本質,應該是教給學生面對未來社會的各項能力,並進一步促成階級的流動。

「免學費」的十二年國教,是個既擴大學生貧富差距,又浪費社會資源的政策。這個政策達不到它想達到的目的,而且還把「學養」(education)與「學校教育」(schooling)混為一談。

 

不是所有的「學養」都來自「學校教育」,許多極有「學養」的人沒接受過多少「學校教育」,許多長久接受「學校教育」的人則毫無「學養」。國民教育是要培養公民的「學養」,而不是灌注他們更多的「學校教育」,十二年國教弄錯了這兩者的本質,注定了它將是個失敗的政策。

【資料源:親子天下、商業周刊】

 

延伸閱讀

◎館藏資源

1. 天下雜誌群知識庫-親子天下 (校外使用,請設定校外連線)

2.小六開始衝刺大學!12年國教殘酷真相 (商業週刊1278期  -校外使用,請設定校外連線)

3.南韓教改38年!走回菁英教育 (商業週刊1278期  -校外使用,請設定校外連線)

4.天下雜誌特別企劃-12年國教開跑!未來,怎樣才能快樂學習?  (校外使用,請設定校外連線)

◎網路資源-完全搞懂12年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