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嘯在許多西方語言中稱為「tsunami」,詞源自日語「津波」,即「港邊的波浪」(「津」即「港」)。這也顯示出了日本是一個經常遭受海嘯襲擊的國家。

漢字又稱海溢,韓語來源。「tsunami」一詞,在1963年的國際科學會議上正式列入國際術語。目前,人類對地震、火山、海嘯等突如其來的災變,只能通過觀察、預測來預防或減少它們所造成的損失,但還不能阻止它們的發生。海嘯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內、芮氏地震規模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

海嘯波長比海洋的最大深度還要大,在海底附近傳播也沒受多大阻滯,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傳播過去,海嘯在海洋的傳播速度大約每小時五百到一千公里,而相鄰兩個浪頭的距離也可能遠達500到650公里,當海嘯波進入陸棚後,由於深度變淺,波高突然增大,它的這種波浪運動所捲起的海濤,波高可達數十米,並形成「水牆」。由地震引起的波動與海面上的海浪不同,一般海浪只在一定深度的水層波動,而地震所引起的水體波動是從海  面到海底整個水層的起伏。

 資料來源:中文維基百科

 
 
♣ 網路資源 
  1. Yahoo奇摩相關新聞
  2. Google相關新聞
  3. How to survive a tsunami – Guide for children and youth
  4. USGS: Surviving a tsunami
  5. Tsunami database with detailed statistics
  6. TSUNAMI SCIENCE RESEARCH LABORATORY
  7. 臺灣大百科全書–海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