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俊德老師/環科系)
被動式採樣對所採的環境污染物樣品本身可能具有毒性,所以須採取適當的採樣步驟、穿戴手套或適當的化學防護衣物、對於有特殊危害性物質或潛在風險未知污染物之採樣,須穿戴適合的防護面具、護目鏡或呼吸器、及不同等級之防護衣,以避免有毒物質可能滲透入皮膚、噴濺到眼睛、有毒蒸氣或是具揮發性之化學物透過呼吸進入肺部而傷害採樣員。目前環保署有公告空氣、水質水量、飲用水、地下水、土壤、廢棄物、毒性化學物質及環境用藥等各檢測類別樣品之採集方法及指引可以作為參考依據,如「環境樣品採集及保存作業指引(NIEA-PA102)」、「河川、湖泊及水庫水質採樣通則 (NIEA W104.50C)」、「監測井地下水採樣方法(NIEA W103.54B)」。
為有效了解目前環境品質及污染物在環境中之宿命、變遷與其對生態系統之影響(生態毒性),許多新的採樣技術及即時性地感應器也不斷地發展。被動式採樣(passive sampling)即為一新開發之環境採樣及環境品質監測方法,它具有可長期監控環境污染物、可測低濃度、低成本、不須額外動力及頻繁採樣諸多優點,它的應用範圍極廣,包括大氣或室內空氣中揮發性(VOCs)及半揮發性有機化合物(SVOCs)、水環境或土壤中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藥物及個人保健用品(PPCPs)、環境荷爾蒙、多環芳香烴(PAHs)、農藥及金屬等,均可以作為監測之標的。在歐洲及美洲諸多大型跨國環境品質監測計畫(例如: Water Framework Directive及Marine Strategy Framework Directive)均使用此類採樣器,進行大範圍、流域、長時間之監測採樣分析。早期發展之被動式採樣器多用在監測空氣、地下水之有機物,目前發展之被動式採樣器亦逐漸拓展應用到各類環境介質,並有各種不同之設計,而分析項目也越來越廣,除可獲得以多樣污染物時間加權平均數之濃度,亦可反應實際環境變化及了解化學物質在環境中之長期累積效應。被動式採樣器不需要電力及大量人力故成本便宜,可以此技術進行大區域尺度長期調查及突發性污染事件之環境鑑識長期追蹤,雖然主動採樣仍有其必要性,但是被動式採樣器之發展可以守株待兔、以逸待勞得到更多資訊,成為新時代環境監測之一大利器。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