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是可以落實環境教育的一個重要場所,它可以發揮許多功能,包括:提供教育的場域、提供休憩的空間……等等。傳統的校園,它有高高的圍牆,圍牆內是紀律及規範嚴格的教鞭,而圍牆外是吸引人的花花世界,這樣的校園因為太過嚴肅,而讓人有距離感,自然就沒有吸引力;漸漸地,校園的圍籬越來越低,甚至只是個簡單區隔的造景,校園內的建設也開始變得多元,近年來,我們甚至可以在校園內看到活潑的裝置藝術,校園開始有了美麗的畫面及聲音。校園雖是以提供教育為主的場所,但教育與學習變得不再只是侷限在教室內,而是在校園內的任何角落,都可以納入環境教育的元素。

校園的建設也朝向生態化健康空間的方向邁進,例如:校園中所規劃的生態滯洪池、綠建築的建設、建築物頂樓的綠屋頂工程、雨水截流工程、校園道路或停車場的透水鋪面……等等。生態化校園的發展,沒有一套既定的公式,因為每個校園所擁有的特性不同,所以可以切入生態化營造的角度也將有所差異。以逢甲大學為例,校園空間雖然不大,但我們有生態池、綠屋頂…等等生態化的建設,未來新的建築也會朝向生態化綠建築的概念設計,讓校園內的建設可以發揮多元的功能,且在發揮這些功能的同時,也不至於會破壞原有的生態環境,這是當前每個學校在進行校園建設最重要的原則。

營造生態化校園的最終目標,是希望讓在校園活動的我們,都可以靜下心來、放慢腳步來,好好關懷我們身邊的生態環境,你有多久不曾在大草坪邊散步,有多久不曾駐足在生態池畔,花點時間關懷這個許多人用心建立的生態化校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