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來消費者對服裝價值的評估,多著重在時尚的追求、外觀的表現、材質的好壞、價錢和品牌等意涵。其實服裝應該是穿到人身之後,發揮人體─服裝─環境之互動意義,發揮服裝調適人體活動和環境間外在環境變化,而輔助調節生理機能,才有服裝的價值存在。換句話說,就是服裝價值的評估應該建立在人體─衣服─環境的系統上,經過三者之間的相互關係演繹,進而尋求合宜的穿著舒適性;亦即服裝是因應人體和環境間的調適而產生存在價值的,必須人體─服裝─環境三者關係的協和圓滿共處,服裝的舒適性方產生意義。

衣求蔽體已不是現代人對服裝的基本要求;在保暖、蔽體的服裝基本需求被滿足後,時尚和舒適性已成為現代人對服裝所追求之更高層次慾望的滿足。對服裝機能性的追求,是穿著舒適性所要求的主要目標。服裝的機能舒適性主要包括下列三元素:

(1)服裝的手感,

(2)服裝的溫熱機能性,

(3)服裝的活動機能性。

一般而言,為維持生命現象的正常運作,人體體溫必須恆常維持在37℃左右的溫度範圍。但外界環境變化萬千,要在各種氣候下維持體溫的固定且保持舒適,單靠人體自然調溫能力是無法竟全功的,因此服裝對人體的輔助作用因應而生。服裝除須具禦寒、保暖、蔽體功能外,更需兼具有使穿著者舒適、溫暖、清爽和美好的感覺;近年來服裝用紡織品(織物)朝向多功能發展,已成為各國纖維和紡織工業研發重點方向。

影響服裝用紡織品(織物)之機能舒適性主要因素為:織物之物理結構、孔隙性、水分傳輸能力﹙受纖維材質影響最大﹚,及熱傳導等;而服裝的穿著件數、層數、寬鬆度、開口的形式等,亦均是影響服裝穿著舒適性的重要因素。以服裝而言,舒適感代表一種中性的狀態,即面對各種不同氣候條件外部環境下,穿著服裝提供穿用者不影響身心感覺情況,謂之舒適性。

服裝的穿著對人體須有促進人體快速達到生理溫熱及感覺上舒適的實質功效。即處於人體─環境系統中之中介的服裝必須具有充分的能力,將熱量和水分轉移至環境。環境中有季節、早晚、和室內外氣候變化,使得溫、濕度及風速的範圍很大。而人體與服裝之間的微小空間─「微氣候」,亦有溫、熱和氣流的變化。微氣候必須藉由服裝的調適功能,維持在一定的範圍才能令人體感到舒適,而此範圍則為32±1℃,50+10%R.H,以及風速為25±15 (蔡宏訓1999)。

服裝是要考慮到外界對身體之各種影響,以保護身體為目的之介值。因此,適當的服裝機能對保護身體發揮重要意義。在服裝設計整體架構上,人體工學技藝主要包含了合身的設計及移動方便性,同時,統合人因及服裝力學為理想之服裝設計基礎。目前機能性服裝大多依靠紡織品(織物)性能而完成服裝機能性需求之滿足;1980年代開始,電子產業所產出的成品不僅小巧精緻、耗電量也低,並且能夠提供多項的功能。此一趨勢亦間接促成紡織品(織物)與電子元件的整合應用,所以有「穿戴式紡織品」、「智慧型紡織品」、「電子化織物」等產品的出現。

如今,隨著科技進步,將電子、機械、醫學等各領域的技術與紡織品結合,讓紡織品透過外加的技術能量,如:機械、熱能、光能、電能、化學、或是磁力等資源的刺激與反應,製作出使用者、服飾品,以及環境三者間互動之穿戴式紡織品,讓傳統的紡織品昇華為另一種新的電子科技產品。

隨著時代的演進,人類對於服裝及樣式的需求亦隨時代而更迭,在原始時代衣物僅用來遮羞、保暖,而後逐漸演進為象徵身分地位的表徵,接下來在流行時尚風潮下,服飾更成為個性化、個人品味的表現;但服裝不變的功能是要讓身體受到保護,降低人體受到環境的影響,讓身體感受到舒適感,在科技進步的引領下,機能性紡織品逐漸因應滿足人類的需求而大開大闔。「穿戴式紡織品」、「智慧型紡織品」、「電子化紡織品」大放異彩。紡織品亦在此風起雲湧風潮下而換穿了高科技產品的華服。

最後以2004年王立主研究:「布(織物)性質需符合服裝用途的要求,而且具有適當的濕熱傳導及機械觸覺特性,另外製作成服裝後,還必須檢視一項重要因素:「合身性」,服裝的合身性、尺寸大小、衣服壓力、款式設計、人因工學都有關係,這些環環相扣的因素在在都影響到服裝的舒適性及機能性」;說明機能性服裝設計實為結合服裝外觀美學需求及內在機能性的舒適性需求之滿足,為一結合纖維材料、紗線、與織物結構性能、活動生理、活動人因工學、服裝力學、打版和裁剪設計技能、縫製細節、及服裝合身尺寸、重量、與實務之整體結構設計之精神,作為本設計報導之結言。

【圖片來源】

來自圖書封面:《流行與服裝設計》 沈叔儒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