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劉為光 老師 / 逢甲大學 建築專業學院)
建築是生活的容器,我想這麼說應該不會有人反對。然而如果建築的意義只是一個提供遮風避雨的構造物,那麼我覺得它只能算是一個building,還稱不上architecture。事實上,建築這個單字是具有人文意涵的。在過去,它往往被解釋為結構與美學的綜合呈現;而在當代,有許多學者逐漸認為建築反映的是一個地方的社會文化涵構。
這幾年在逢甲上課時,我偶而會和學生分享到國外留學對於設計學習的意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生活的觀察。我剛到英國讀碩士的時候,在住宅設計的操作上,我很直覺以臺灣學習的經驗,畫出進門是玄關,接著到客廳,穿過客廳再連接到其他空間的平面。馬上被老師質疑的是,過了玄關不是應該先有一條走道嗎?客廳是在走道的一側,這樣才能維持生活起居的私密性。當客廳不是動線必經的一部份,一家人在客廳看電視的時候也比較不會被剛買菜回來的媽媽打斷。而事實上英國傳統的房子一開門的確往往是走道和上樓的樓梯,所以即便不用穿過客廳也可以直接上樓進到臥室,維持家庭活動不被打擾的特性。印象中日本傳統的房子也是這樣的安排。同樣在建築設計的操作中,我根據在臺灣學習的經驗,很理所當然畫了15公分厚的建築物外牆,結果老師用一種很不可思議的表情表示這種設計會讓大家在室內冷死,一問之下才發現原來英國的住宅外牆通常是總厚度約30-40公分的雙層木構造,中空層可以降低溫度傳導率,當然也是老鼠們住的地方。在台灣只住過鋼筋混凝土房子的我,終於理解外國卡通裡面老鼠為什麼都從牆壁挖洞跑出來了。更讓我驚訝的是開門的方向,臺灣的建築室內開門方向往往是90度打開之後,門的背面是牆壁門檔。為了保持房子的通風,門可以維持打開貼著牆壁。但是在英國開門的方向都是相反的,門打開一定是先看到牆壁,門板往室內空間的方向推開,這是為了維持室內活動的隱私性。舉例來說,在學校的教室上課中,助教有事情想到課堂上通知老師。在臺灣的教室,助教打開黑板側邊的前門,門板90度打開,全班同學會看到助教,但是在英國的教室,助教打開前門時,門板打開方向剛好擋住學生視線,只有老師能看到助教。
這些僅是少數印象深刻的案例,其實建築空間組織的很多細節,反映的都是地方生活習慣、社會文化的綜合呈現。而建築類型學(typology)表達的就是這樣的概念。建築的空間組織,反映的是地方文化、生活經驗所衍生的構成邏輯。經過類型歸納,於是我們能夠掌握不同文化族群的建築空間構成特性。這樣的討論不只是用在建築室內空間的組成,也包含街道、行人環境、開放空間等等的組織特性,例如騎樓就是臺灣特有的空間產物。我總是很鼓勵學設計的學生要出國體驗,才有機會反思突破,並瞭解臺灣日常建築的特色。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