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莊義芳老師 (歷史與文物管理研究所) 

中國人常說「民以食為天」,「皇帝不差遣餓兵」,台灣人也常說「吃飯皇帝大」。兵法上甚至有「大軍前進,糧秣先行」的說法,更可說明其重要。因為餓兵無法打仗,更不用說打勝仗了。我們也常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註一),除了第一項薪柴是燃料以外,其餘都是與日常的飲食有關。台灣早期的漢籍移民中閩南人見面最常聽到的問候語也是「汝吃飽未?」(你吃飽否?)客家語也常有「西飽忙?」的說法。以此對應西方英法語系常說之早安、日安與晚安,可見其差異。甚至東鄰的日本人也幾乎不以「吃飯否?」作為日常見面時之問候語。雖然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的結果加上選舉運動的蓬勃發展,在許多的造勢場合,漸漸採用國語轉譯而成的早安、午安及暗安的趨勢,然而你吃飽否?仍為閩、客族群中最感親切的問候語。

        為什麼台灣早期的漢籍移民常以你吃飽否?為見面時的問候語。應該是當時移入民移入及拓墾時,物質條件較缺乏,尤其是日常生活飲食需求的滿足為最重要。所以有得吃,而且能吃得飽更是件大事。常有人說台菜(尤其指閩南菜)湯湯水水上不了檯面,其實是不瞭解台菜的文化所致。台菜最主要的表徵在於辦桌,也就是今日所說的外燴。過去每逢婚喪喜慶或大型祭祀活動如建醮拜拜等,常辦桌宴客。受邀者常需自備椅子(以前常有帶長板凳的)甚至碗筷、盆桶,而辦桌中的菜餚多湯湯水水,是讓客人較容易有飽足感,而在冷天外燴以湯品、燉品的食物兼有保暖作用。等宴客完畢,大家再把未吃完的剩菜當作「等路」(類似今日常稱之伴手禮)用盆桶帶回家與家中未能赴宴的人分享,這便成為風味特殊的菜尾(註二)。因現代人重視衛生觀念,此種菜尾已漸漸被乾料取代,如炸雞腿、小蛋糕、布丁與麻糬等甜點。

        因此,分享的觀念成為台菜最重要的精神。像建醮或中元普渡時,有宰殺豬公的家庭常會在祭祀後將豬肉分贈親朋鄰家,在過去冷藏條件不佳的情況下,豬肉常以鹽巴醃製成鹹豬肉保存。所以台菜中常有烤鹹豬肉、白水汆燙鹹豬肉等菜餚。汆燙鹹豬肉的湯水,又成為另一道菜湯的湯底(類似江浙菜中的醃篤鮮註三),則不僅是分享,也是節儉的表現。鹹豬肉煮魚湯,更是釣客在野外炊食時的衍生菜單。而參加喜慶宴會,吃辦桌菜時,常是扶老攜幼全家總動員,一齊參加,作主人的也不那麼在意客人送的禮數多少,熱熱鬧鬧氣氛下,賓主盡歡就夠了。

        至於過去有俗諺說「食在廣州」,則可看出廣州食之博雜,不僅傳統六畜中之牛、羊、馬(註四)、雞、犬、彘(豬),甚至以蛇、貓為食材之「龍虎鬥」、另外如吃白鼻心(果子狸)、穿山甲、活猴腦、生胎鼠(未開眼之初生鼠)等無奇不有,無怪乎有「天上的飛機,地上的火車及水中的輪船不吃」外,什麼都吃的說法。如果看一看世界許多民族的食俗,如朝鮮人吃狗肉;墨西哥人吃眼鏡蛇;中南美洲及大洋洲有些族群吃蝙蝠、吃白蟻;日本漁民吃鯨魚肉等,其實也就不足為奇了。


註一:日本人關於飲食也有「糖、鹽、醋、醬油、味增」類似的說法。
註二:未吃完的菜尾成為廚餘,常由家有養豬的人家收集餵豬,等祭祀活動宰殺豬隻時,也需分贈豬肉給提供廚餘餿水的人家。
註三:醃篤鮮,也常有將硝蹄肉取出後,將蹄膀骨加上百葉(豆腐皮)、鮮筍、火腿肉、青菜等熬湯而成,菜名源自上海話。
註四:南方產馬少,今日幾乎不見食馬肉者。但是在日本料理中馬肉刺身(生魚片)則還被當為高檔食材,過去台灣的日本料理店常以櫻花刺身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