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談論文學和電影的關係時,首先不能避免要觸碰到電影歷史的問題,也就是電影啟蒙階段如何從文學方面吸取養分的問題,然後才是電影如何改編文學的問題,更狹義地說,也就是小說如何改編搬上銀幕的問題。

我們知道1895年電影剛發明時其展現形式是非常粗糙的,既無具體故事情節內容,亦無形式上之表現章法,簡單講,就是沒有文法可言,後來多虧文學的介入,才讓電影慢慢形成敘事的章法,具備了講故事的能力,這種能力如何反映出來的呢?

剪接兩個字而已,簡接技巧的發明和進化說明了電影是怎樣從文學的組合觀念逐步發展出自己的創作語言。早在電影問世之前,文學之為藝術的歷史至少已有兩千年,可是文學為什麼能成為藝術呢?兩個理由,一個是因為文學透過文字的組合而產生了敘事的能力,另一個理由乃是因為文學有了敘事能力之後能夠進一步藉此描繪人生。電影剛發明之時只是被看成為魔術的替代品,沒有人看出電影有發展成為藝術展現形式的可能,直到剪接的發明。

在電影上真正發明剪接並創造電影文法的人是號稱為美國電影之父的格里菲斯(D.W.Griffith),將他的發明加以繼續發揚光大並理論化為一套美學系統的則是俄國人愛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他們兩人共同創造了影史上最早且最有力的電影美學系統,即蒙太奇理論

格里菲斯在電影上的創見發明,特別是鏡頭的組合原理以至特寫鏡頭的運用,對後來愛森斯坦在蒙太奇觀念方面的建立而言,不管是理論還是實際運作,都具有相當重要的啟發作用,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這兩位電影先驅者在電影上的貢獻有絕大部分都是來自文學方面的啟發,愛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論除了格菲斯的電影對他的啟發之外,有絕大部分是來自他豐富的文學知識,同樣,格里菲斯在電影上許多不凡的表現手法,也一樣是來自他豐富的文學修養,他一向喜歡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文學,尤其愛讀狄更斯的小說。

愛森斯坦在一篇文章中曾這樣說:「蒙太奇在格里菲斯的電影作品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他經由平行事件敘述方法的運用而得到蒙太奇的概念,而此種平行事件方法的運用無疑正是從狄更斯的小說而來。」

當然,格里菲斯在電影中所得到的文學方面靈感的啟發絕對不會只是狄更斯一人,還有其他許多人,比如他也很喜歡美國十九世紀詩人惠特曼的詩作,他在Intolerance一片中便引用了許多惠特曼的寫詩技巧,此外,愛倫坡也是他所喜愛的作家,他有多部短片即是取材自愛倫坡的短篇小說作品,愛倫坡在小說敘述節奏上的巧妙運用令他印象最為深刻,特別是加速度原理的運用,故事的敘述筆調慢慢加速,最後整個推向高潮,然後戛然而止,格里菲斯從來不否認他在電影節奏原理的運用正是得自愛倫坡短篇小說的啟發。

* 館藏延伸閱讀

格里菲斯簡介:

出生於1875年的David Lewelyn Wark Griffith是美國電影史上公認的重要無聲片導演.著名的作品有根據Thomas Dixon所寫The Clansman改編而成的電影”The Birth of a Nation”(一個國家的誕生), 無論是藝術價值和拍攝的創新技巧,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美國電影。

另外一部則是1916出品的”Intolerance“(黨同伐異),由四個不同時代發生的故事所組成,包含巴比倫的沒落、耶穌基督的受難、法國的聖巴托羅米宗教大屠殺以及二十世紀初美國的勞資衝突。場面浩大, 是電影藝術上的不朽傑作。

 

想了解更多關於格里菲斯的生平資料嗎? 歡迎來圖書館利用館藏資源

* 引用資料

Griffith, D. W. (2010). Grolier Multimedia Encyclopedia. Retrieved September 8, 2010, from Grolier Online http://gme.grolier.com/article?assetid=0126870-0

Rogin, Michael (1989:Spring).The Great Mother Domesticated: Sexual Difference and Sexual Indifference in D. W. Griffith’s “Intolerance”,Critical Inquiry, 15(3) ,510. Retrieved September 7, 2010, from Periodical Archive 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