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服務業貿易協議】,又簡稱為【兩岸服貿協議】,為台灣與大陸依據《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第四條而展開的服務貿易協議。
服貿協議與貨品貿易協議最大的差異是,貨品貿易協議討論的是商品免稅自由往來,而服貿協議討論的主要是雙方服務業貿易市場如何相互開放,讓雙方的相互投資可以增加。針對這次協商完成的「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強調,該協議是兩岸間依據ECFA及WTO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完成的第1個自由貿易協定,對於雙方投資、貿易環境及經濟自由化市場開拓創造有利空間,也對ECFA後續協議之協商產生積極的推進力。
在此次簽署的服貿協議中,台灣服務業者最希望赴中國經營電子商務、文創、運輸、金融、醫療、電信及觀光旅遊等,中國開放80項,遠超過大陸對外國企業的開放,像是『同省異地分行』的開放項目,讓台灣銀行業得以進入大陸地方性銀行;至於中國服務業關切的金融、醫療、電信等,我方也開放了64項。
但是服貿協議簽署的決策過程,未充分諮詢產業與勞工意見,未實質進行衝擊影響評估,未妥善規劃因應對策,引起社會各界普遍的疑慮,而爭議不斷;中華民國前副總統蕭萬長在天下經濟論壇夏季場指出,對於ECFA與服務貿易協議的簽訂,有人擔憂未來兩岸的競爭大於合作,甚至弱勢產業將無以為繼,他認為應該學習創業家看事情的角度,都是看到機會,而不是威脅;從正向的角度面對變局,不斷提升能力,擴大合作基礎。
事實上,在全球經濟快速整合的今天,台灣要積極加入此一整合的行列,而與大陸洽簽服貿協議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步。台灣不是只要與大陸洽簽服貿協議,台灣正在努力與新加坡和紐西蘭洽簽FTA,未來台灣還想要加入「跨太平洋經濟戰略夥伴協議」(TPP)及「區域性綜合經濟夥伴協議」(RCEP)。未來在與這些國家洽簽FTA時,我們被要求開放的程度一定會遠遠超過目前對大陸開放的程度,這是一定無法避免的。因此,在面對國際經濟快速整合的今天,不論是政府、企業與個人都應該做好準備,加強自己的競爭力,以因應未來的挑戰。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社論、epochtimes.com、newstalk 、維基百科】
延伸閱讀
※網路相關資源: 行政院陸委會-服貿協議8大問、 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文本、兩岸服貿協議對我國的衝擊分析、對外經貿談判的Refor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