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逢甲大學建築系  林季芸老師

        1990年盛夏,海德堡是我首次踏上歐洲大陸第一個駐足造訪的城市,她給我許多首次遇見與難忘的意象。  

      

海德堡古城及城市局部地區地圖(資料來源:Heidelberg, Convention & Visitors Bureau, Heidelberg)            

        海德堡位於法蘭克福南方,萊茵河支流內克河(Neckar)穿流其間,由渾圓的山形、河流、及古城區三者共構成一幅十分優美的地景,較早建城地區即沿著內克河南岸山麓地帶,也就是當今所謂的古城區(old town)所在,赫赫有名的海德堡大學即座落於此。古城區建城源於十四世紀末海德堡大學設立之際;十七世紀時整個城幾乎被法國軍隊摧毀;十八世紀時再重新以傳統式規劃,並以巴洛克風格營造建築物。觀看這個古城全貌有兩處極佳的位置,一是循內克河北岸連續「之」字山路攀爬至山腰的哲學家步道(據說當年海德堡哲學家與教師們於此散步與談論而得名),即可清楚地鳥瞰整個城區座落在依山傍水的地景中;一是座落城區東端的海德堡古堡(Heidelberg’s castle)後方庭園山腰步道,在夕陽西下的古城氛圍實在浪漫得無以形容,於此可以想見:何以古城過去曾吸引不少浪漫運動(Romantic movement)的詩人與作家前來住居?

 

由內克河北岸哲學家之道遠眺海德堡古城(作者攝於1990年)

 

由古堡向西鳥瞰黃昏時的海德堡古城(作者攝於2001年)               

        街道幾乎都以緩和曲線形式規劃,主要街道依河岸腹地形勢以東西向為主,次要街道則傾近南北向,其中只有極少數交叉路口為十字型,多數以T字型為之;街道尺度之親切不在話下,兩旁建築物緊緊地沿街而立,使街道空間形構相當完整。1978年起,古城中心區(指東西向主街及其兩旁所連結的次要街道)改為徒步區,車輛僅限通行外圍及區內一些道路,人們可自由自在穿梭大街小巷,沒有紅綠燈號誌設施,以及多數管線基礎設施地下化,因而整個古城區沒有電力或通訊線桿,也沒有路燈桿,路燈都懸空吊在固定街道兩旁建築物牆面的纜線中央,所以街道上完全清空而暢行無阻。聖靈教堂(The Church of the Holy Ghost)就座落在城區中央地帶,巴洛克式風格的龐大量體與高聳而突出的鐘塔成為醒目的精神地標,為數眾多的凡俗建築物包括:大學校舍以及民宅、商店、停車場等等則為基本紋理與襯托之背景;同時,大學沒有任何邊界,沒有一般所謂的校園範圍(無論有無圍牆),校舍建築物直接與民宅、商店等毗鄰而立,成為名副其實的大學城,所以,校內與校外場所零距離。此外,除了各個教堂之外,所有建築物幾乎都依循固定的形式規範,包括:屋頂形式、色調、高度、立面語彙等,使整體城市形貌非常和諧有序,百年以上的古老校舍或民宅等循此規範乃為當然,最使我敬佩的是幾十年前建造的現代式停車場、學生宿舍、集合住宅等亦仿照傳統斜屋頂形式建造,只為了維持整體環境秩序!我曾駐足在內克河北岸山腰間瀏覽整個城區很多建築物許久,發現無一例外。

     

懸吊在街道上方的路燈與單邊停車街道(左)與聖靈教堂旁的主要街道(右)(攝於1990年)

 

古色古香的海德堡大學校舍(攝於1990年)

 

仿造傳統斜屋頂形式建造的現代停車場(上圖)與集合住宅(下圖)(攝於1990年)

        

    另一個顯著的古城地標是巍然矗立於東端而高出整個城區的古堡,始建為帝侯宮殿,後來隨入主王權擴建,從哥德式到文藝復興風格皆有,十七世紀受到戰爭嚴重毀壞,斷垣殘壁遺跡完全被保存下來,這般場景可供後人推想當時戰爭的殘酷,並藉此得到若干警惕。還有,十八世紀所重建與橫跨內克河的羅馬拱橋也是地標之一,橋頭飾以吊鐘形屋頂的雙塔與裝設格閘鐵門,使這座橋的風格更形獨特,曾有台灣建商藉此座橋意象作為行銷預售屋案件廣告的促銷媒介。

斷垣殘壁的古堡遺跡(攝於1990年)

橫跨內克河的羅馬拱橋與橋頭雙塔(攝於1990年)

        沿內克河上游而行,河谷兩旁的景象也令我印象深刻,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座落北岸山林間各自獨立的住宅,這些住宅不僅座北朝南,且依山面河,景觀絕佳,近乎我所想像的世外桃源或人間仙境;再近觀河岸細部,赫然發現有許多段落皆以生態工法鞏固,河岸形狀維持自然緩陡變化,河道亦順其自然之姿,儘量減少人工施作的干預,因此,岸邊只見綠意盎然的雜草、樹木或偶然露出石塊砌築與加強的鐵絲護網等;續往上游行進,看到河岸兩旁較為平坦而寬闊處有一些休閒設施:日光浴場、汽車渡假屋等,令我驚訝的是:這些場所的營造也相當尊重自然,從駛在河道的船上望去,只見大片綠意地景中出現一些十分謙卑與低調的人造物:遮陽傘、渡假拖車等,而未發現任何 較大與正式建築物的蹤影,人們似乎相當小心翼翼地對待自然。

內克河北岸各自獨立的住宅(攝於1990年)

河岸廣大腹地作為日光浴場(攝於1990年)

汽車度假屋(攝於1990年)

        總之,海德堡古城區似乎將人造部分與自然環境相當完美地結合,給人們一種十分諧調而有靈氣的感覺意象,可說是「地靈人傑」的地方,西洋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或哲學家:黑格爾(G.W.F. Hegel)、哈伯瑪斯(J. Habermas)、雅斯培(K.T. Jaspers)等曾在海德堡大學任教,以及海德堡大學在二十世紀上半培育出幾個諾貝爾獎得主都是實證。此外,古城區之傳統式規劃、建築物尺度與形式風格、以及山明水秀的環境造就一種獨特的浪漫氛圍,這幅浪漫的景象同時引發我的聯想:德國人在實事求是的性格基調之外,仍有某些浪漫成分。

參考文獻:

Heidelberg(English ed. 1990),Convention & Visitors Bureau, Heidelberg

http://en.wikipedia.org/wiki/Heidelberg

Germany-Michelin Travel Guide(1998), Michelin Tyre Publications, 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