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不少的永續建築案例中,不難發現,其中許多永續原則都不是新觀念,有些是老祖先的智慧,有些則是最近數十年發展出來的。對大部分從事建築設計的現代人而言,設計一棟建築若能省略自然與地方性考量,比較容易(或是說容易複製?!)。因此他們所設計的作品,無論在台灣台北或是英國倫敦,都長得極度類似;他們都運用石化燃料來提供光線,調節溫度,以便在兩地都適於居住。諷刺的是,這樣的建築形態或全球扁平化現象,依然不在少數。建築的生命週期起碼有五、六十年以上,試問如此一來,對大環境而言,又豈是僅有浪費能源的隱憂而已?

事實上,需用深刻且有力地來表述,「永續建築」首在重塑人類與生態系統間的關係,此種關係最有力的表現即為我們所構築的環境。自古以來,建築的價值在於提供人「遮風避雨」的功能,這是基本的需求,而永續、綠建築中人本生活的核心價值,已不僅僅於此。是一種更直接、強烈與環境的鏈結,共生共榮的依附關係。遠的不談,舉一個極有感觸的例子,因土地有限,有些都會市區的學校教室如辦公大樓一般,樓層內的教室沒有直接與外部環境相連,光線、溫度完全用機械設備控制,絕對控制在一個「舒適」的範圍內,外頭已經烏漆墨黑、大風大雨,仍可在教室安心舒適的上課,人造光線充足且溫溼度適中。

不可否認地,在一段不算短的建築發展進程上來看,這是我們努力的目標。那「人造」問題出在哪?自然採光對人類有益是公認的事實,如果人與自然光線隔絕,將會變得無精打采,久而久之失去方向感,而工作場所缺乏自然光線則會降低工作效率。接近自然光,能讓人感受到每日與四季的變化,在人的潛意識裡引發共鳴,強化身體對時間的節奏感,有益身體健康。顯而易見,這並不顧及到此生活空間是否健康,也難以愉悅,更別說增加生產力了。此一結果容易用更多能源的堆砌來達成舒適,隔離外部的自然環境,此舉造成更嚴重的環境衝擊。下面談及的例子,即是說明如何善用策略,與外界環境間利害取其輕重的微妙關係,降低對環境的衝擊,增進對人類的福祉。

筆者於年初造訪位於馬來西亞Putrajaya的Diamond Building,於2012 榮獲Asean Energy Award (AEA) (白金等級)。得獎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種種策略與技術支持之下,一年的整棟建築的耗能量僅需同規格建築物的三分之一。呼應上述所言,自然光線是重要的,縱使在一年只有夏天,與赤道為鄰的馬來西亞.該國深知太陽輻射的威力與嚴重影響,但此建築的中庭與天窗設計,配合自動百葉窗,巧妙引導自然光到室內,外殼的精密設計,讓人造光的需求大幅降低,進而達到節能。另外,該大樓設有一體式散熱系統,內嵌於混凝土樓板冷卻盤管。於夜間冷卻室內溫度,使得天花板與地板的表面溫度維持在攝氏19-21度,進一步提高了室內的舒適性。圖1~4為此建築裡的教育展示室所攝得的第一手訊息,很值得我們同樣身處於熱濕氣候的台灣借鏡與取經。

圖(1)Diamond Energy Building縮尺模型 (林衍良/攝影)
圖(2)綠能技術剖面說明圖 (林衍良/攝影)
圖(3) 設計策略 (林衍良/攝影)
圖(4) 綠建築評鑑等級 (林衍良/攝影)

參考文獻:
http://www.revolve-magazine.com/home/2013/05/24/malaysias-diamond-energy-building/

【館藏資源】
圖書
書名:幸福綠住宅 : 滿足住得健康, 又住得好看的全球永續建築
作者:艾蘭娜. 史丹(Alanna Stang), 克里斯多夫. 霍桑(Christopher Hawthorne)作; 鄭建科譯
館藏地:總館
索書號:441.577 5044 8712

書名:一宅三生 : 漢景大宅永續建築
作者:陳炳堯總編輯
館藏地:總館
索書號:920.9 7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