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苹助理教授 / 逢甲大學文化與社會創新碩士學位學程
2019年,我隨著庶古文創的考古團隊前往密克羅尼西亞進行文化遺產的拍攝。在雅浦島上,當地的歷史保存辦公室(Historical Preservation Office)的人員告訴我們,他們正在做捕魚的石滬(fish trap)調查,希望能夠申請UNESCO文化遺產。
我們抱持著好奇心詢問,在哪裡可以看到石滬?對方告知後,於是我們一行人驅車前往。
雅浦(Yap)是密克羅尼西亞邦聯(Federated States of Micronesia)的一省,在太平洋島之間享有「最後的天堂」的美譽,當地對於傳統文化相當重視,也相當抗拒過度現代化可能造成的問題。傳統上,雅浦人非常尊重彼此的界線,若是要拜訪其他人的家,或者去別人家附近的海灘、樹林,都一定經過徵得該家的同意,否則就會被視為違反規則。
雅浦最為外人所知的,就是他們每個村子的會所前都擺設有巨大的石錢(stone money)。因為在地並沒有這種石灰岩石材,必須航行到帛琉的洛克群島來採石礦。並且在當地製作好之後,再放在竹筏上,由獨木舟拖運回雅浦島。在早期都是人工的製作下,做好一個石錢再帶回去,可能需要耗費5年以上的時間。
我們去到了雅浦島西邊的海岸找到了石滬,也在附近詢問這個石滬是誰的?問了兩三家之後,終於找到了主人。我們請求是否能進行空拍,主人非常慷慨地答應。我也趁著攝影師在操作時,詢問石滬的使用辦法。
主人說,石滬主要是由他們家族建造與維護,所以他們擁有當然的使用權。例如滿月漲潮時很多魚會游到岸邊,等退潮時會被卡在石滬中。他們家族通常都是滿月的時候去撿魚,漁獲量最大。我追問,「那其他人可以使用嗎?」他說,「當然可以啊,只要來跟我們說他們哪一天要用,只要使用時間沒有跟其他人衝突,通常都沒問題。但是他們在使用的時候,如果發現石頭需要補,他們也會自動的來幫忙維護。」他後來也語重心長的說,「因為很多人都離開島往外發展了,其實早期他們自己家也是有石滬的。但因為沒有人維修,所以後來石滬就被放棄了。偶爾他們回到島上想要抓魚時,就會來問我們。以前幾乎每一家都有石滬,但現在已經很少了。」
隨著電動馬達的船隻以及捕魚的工具取代了石滬的功能,「一網打盡」取代了「撿最大的放掉小條的」的漁獲方式,長期下來對於海洋生態的影響不可謂不大。雅浦人與帛琉人都明確的感受到海洋生物數量的下滑,也跟過度捕撈相關。帛琉因此在2020年將全國80%的經濟漁區關閉,成立帛琉的國家海洋保育區(Palau National Marine Sanctuary,PNMS),替全球的海洋資源把關,而他們的保育機制網絡的建立,也是奠基在他們傳統觀念中的 Bul (限制、節制之意)。如何從傳統管理公共土地或海洋的智慧出發,建立當代也能運行的治理機制,需要更多人加入研究與研發的行列!
※ 參考資料:帛琉的海洋治理 https://insight.ipcf.org.tw/article/530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