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又嬋 老師 / 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院)

您知道每天的活動行為都會排放出二氧化碳嗎?許多網站推出碳足跡計算的功能,凡舉一天中的生活用水用電、用餐、交通、旅行…等,都能估算出碳足跡的數值,甚至,我們也可以在許多產品上看到由環保署頒發的碳足跡標籤。

臺灣環保署的碳足跡標籤 (圖片來源:環保署官網https://cfp.epa.gov.tw/)

臺灣環保署的碳足跡標籤
(圖片來源:環保署官網https://cfp.epa.gov.tw/)

那麼什麼是「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呢?碳足跡可被定義為與一項活動或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Life Cycle)過程所直接與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以產品的碳足跡為例,從原物料的開採、製造、使用到回收處理的生命週期中,所產生的CO2均是碳足跡的計算範圍。

推溯產品生命週期評估(Life Cycle Assessment)的歷史,早在1969年,可口可樂公司(Coca-cola)就為了決定採取何種飲料容器,率先計算產品的耗能與環境負荷。1997年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公告ISO14040系列標準,使生命週期評估成為國際間的系統化評估工具,其程序包括(1)目的與範疇界定;(2)盤查分析;(3)衝擊評估;(4)結果闡釋。2008年英國標準協會(BSI)公告的PAS2050,進一步針對產品的碳足跡提供標準的評估方法,在碳足跡的計算邊界設定上再分為B2C(business-to-grave)以及B2B(business-to-business)兩種。

由於建築也可以視為一種產品,因此建築物的生命週期評估就是由建材生產、營建運輸、建築使用到建築物拆解、廢棄物處理等過程的環境衝擊評估,亦即從建築物的「搖籃到墳場」進行全面性、系統性的環境影響評估。建築碳足跡就是計算「搖籃到墳墓」的生命週期中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2007年ISO發佈了ISO 21930「永續建築工程—建築產品環境宣告」,是最早專門針對建築工程與產品量身訂做的碳足跡方法論原則,2014年國際環境產品宣告EPD(Environmental Product Declaration)系統則訂出了建築產品碳足跡計算的主要邊界,該宣告也是目前臺灣環保署提出的臺灣版建築物CFP-PCR(Carbon Footprint Product Category Rule,碳足跡產品類別規則)的主要依據。

目前在臺灣的建築產業碳足跡認證,可以透過環保署的CFP-PCR來取得碳標籤認證,也可以透過「低碳建築聯盟LCBA(Low Carbon Building Alliance)」所推出的「建築碳足跡評估BCF法(Building Carbon Footprint)」來取得認證。LCBA以工程實務來定義「建築碳足跡」,計算建築物在60年生命週期中,在(1) 建材生產運輸、(2) 營造施工、(3)建築使用、(4)修繕更新、(5)拆除廢棄等生命週期五個階段過程之活動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排放量。BCF法的優點在於LCBA所使用的建築資材碳排資料庫,不僅資料在地本土化,也具備高度可信度。同時BCF法為「設計導向」的建築碳盤查法,其採用建築尺度、建築構件、設備系統的「設計介面計算法」,採取「情境模擬」的方式,使建築碳足跡評估更為簡便友善。經由計算後,不僅可顯示建築的純碳排量,也可採用分級標示的方式,於合格級、銅級、銀級、黃金級、鑽石級的級別中獲得減碳成效對應的評價,更能達成實質的減碳目標。

純碳排量標示的建築碳足跡標章 (圖片來源:低碳建築聯盟官網http://www.lcba.org.tw/)

純碳排量標示的建築碳足跡標章
(圖片來源:低碳建築聯盟官網http://www.lcba.org.tw/)

分級標示的建築碳足跡標章 (圖片來源:低碳建築聯盟官網http://www.lcba.org.tw/)

分級標示的建築碳足跡標章
(圖片來源:低碳建築聯盟官網http://www.lcba.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