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msn新聞】

對高失業率、貪婪、腐敗和金權政治極為不滿的數百名民眾,17日響應「Adbusters」網路雜誌的號召,仿傚中東的「茉莉花革命」,展開占領全球金融中心華爾街運動,並計畫紮營兩個月,進行長期抗議,。

抗議的訴求包括美國失業率高漲、社會福利遭消減,以及華爾街的貪婪和腐敗。有工人運動組織成員在爭取勞工權利,也有社會主義運動組織呼籲「終結資本主義制度」。情緒激動的民眾高喊「現在就革命!現在就革命!」更有不少人高呼「要工作!要工作!」

抗議華爾街行動今天延燒全美,從洛杉磯至緬因州的波特蘭,都有抗議民眾在聯邦準備銀行遊行或在公園紮營露宿,對經濟搖搖欲墜以及他們眼中的貪婪企業表達憤怒。

在紐約曼哈頓(Manhattan),數百名抗議民眾塗白了臉、握著大把假鈔,扮成「企業殭屍」走過紐約證券交易所。芝加哥金融區有人擂鼓抗議;波士頓、聖路易和堪薩斯市民眾搭起帳篷、揮舞示威標語。

【資料來源:msn新聞】

紐約「殭屍」們揮舞標語:「赤字怎麼解決?結束戰爭、徵富人稅!」也有人邊走邊叫:「有銅臭味!」

世界數一數二有錢的索羅斯(GeorgeSoros),今天也開口支持抗議民眾,指華爾街各銀行的「特大」紅利激怒了他們。他說:「我覺得我可以贊同他們的看法。」

不過,美國投資名人巴菲特(WarrenBuffett)警告,華爾街銀行家因為感覺不被愛護,而不對總統歐巴馬競選連任募款活動慷慨解囊。

※ 佔領華爾街系列報導

※ 人民為何「佔領華爾街」?(天下雜誌, No.482 。本校師生可透過天下知識庫線上閱讀)

※ 佔領華爾街(Occupy Wall Street)活動網站

館藏資源-華爾街主題

※ 華爾街由來:

源自於17世紀來自北邊界的新阿姆斯特丹移民。為了有效控管來自非洲的奴隸,荷屬西印度公司的代表彼得·斯特伊弗桑特(Peter Stuyvesant),領導來自荷蘭的移民團建造更堅固的柵欄。
 
1653年,這片柵欄被強化成一座約3.65公尺(12英呎)高的泥土木板牆。此後,為了抵禦印地安部落、新英格蘭殖民者以及英國人,木板牆便逐漸地被擴張和強化。1685年勘測員沿著原始柵欄劃訂出一條道路,即今日的華爾街。
 
18世紀末,交易員和投機者在現今華爾街68號的梧桐樹下從事非正式的買賣。1792年,這些人將非正式的買賣轉化為正式的聯盟,訂立梧桐樹協議(Buttonwood Agreement),這一組織就是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前身。
1889年,道瓊斯公司將原本專門報導股市的簡訊《致讀者下午信》擴大經營規模為出版報紙,並且依照華爾街命名為《華爾街日報》。
 
這份在紐約市出版的報紙,著重在財經新聞的報導,其內容足以影響每日的國際經濟活動。在過去,《華爾街日報》曾多年為全美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今日,每日全球270萬份的發行量也僅次於《今日美國》,排名全美第二。

 【資料來源:Credo Reference 、 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