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台北股市,除了上次談到的ECFA以外,隨著蘋果的新產品的大賣, “觸控面板”已成為台灣股市第二熱門的題材,因為不論iPhone或iPad的面板,主要都是由國內的幾家廠商”代工”, 但如果我們仔細檢視這一類公司的股價,都有一些共同的現象,如成交量大、股價易暴漲暴跌、高本益比。把這些現象加在一起,這類公司,或是觸控面板整個產業,是有很高風險性的,這樣的結論應無疑義。

      然而,重點是投資人在買進任何產業的股票前,還是應該要評估,承受高此風險是否值得?也就是本益比的問題,雖說高成長的公司股價可享有較高的本益比,但本益比的絕對值還是應有其上限,以國內某觸控面板大廠為例,已經連續虧損兩年多,最近四季(98四~99三)的每股稅後純益(EPS)總和仍然是虧損0.06元,但外資圈卻從今年年初起,持續看好這家公司,而其股價,也從年初的二十幾元,一路上漲到最高五十七元附近,過程中其收盤價甚至一度超越台積電,但隨後一份建議投資人賣出該公司的外資研究報告,竟讓這家公司惱羞成怒,以”維護股東權益”為名,放話要控告該外資。

      但如果是這樣,照這家公司的邏輯,似乎是”你們大家只能買我公司的股票,但都不准賣”,否則就是侵害其股東的權益,可謂十分可笑。還好,金管會的主委在第一時間即回應, ”外資就專業角度出具報告,看多、看空本來就是常態,並無違法,也予以尊重…”至此,該公司似乎是自討沒趣。然而,只是一份建議賣出的外資研究報告,竟換來這家公司氣急敗壞還要告外資,其背後之真正原因實在令人玩味,散戶投資者投資這種公司能不慎重嗎?

後記:上述之觸控面板大廠在11月底,其股價忽然又從四十多元急漲至六十多元,但幾天後又”超快速”跌回五十元出頭,這一上一下又套牢超過二十萬張,造成更多投資人受傷。

相關資源:

台灣經濟新報財經資料庫(TEJ)
提供台灣與中國大陸地區的財經及證券金融市場資訊、企業情報及財務報表資料並提供事件研究系統。